[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氧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8075.X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李琳章;侯婵;郭海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氧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安全型氧气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等。
目前所用的吸氧连接管位于氧气管和气管插管中间,但由于位于中间的吸氧连接管两端内径与氧气管出口和气管插管入口一致,导致操作者经常忘记安装连接管,从而将氧气管与气管插管直接相连,造成病人窒息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型氧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全型氧气装置,包括氧气插管、氧气管和吸氧连接管,氧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氧气湿化瓶的出气口上,氧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吸氧连接管进口,吸氧连接管出口与氧气插管尾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吸氧连接管进口和出口均设置内螺纹,氧气插管尾部设置插管外螺纹,氧气管与吸氧连接管进口连接的一端设置连接外螺纹。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氧气插管尾部设置插管外螺纹的位置的管壁内侧设置插管内支撑,插管内支撑呈十字星形。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氧气管上设置连接外螺纹的位置的管壁内侧设置连接内支撑,连接内支撑呈十字星形。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氧连接管由组件一和组件二组成,组件一呈管状,其头部设置吸氧连接管出口,其尾部设置单向阀一,在组件一中段的管壁外侧还设置有歧管,歧管垂直组件一的管壁设置,歧管中设置单向阀二,组件二尾部设置吸氧连接管进口,组件二的头部能够与歧管或组件一的尾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连接错误或漏装的事故发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保障病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插管内支撑/连接内支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安全型氧气装置,包括氧气插管1、氧气管3和吸氧连接管,氧气管3的一端连接在氧气湿化瓶的出气口上,氧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吸氧连接管进口221,吸氧连接管出口211与氧气插管1尾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吸氧连接管进口221和出口211均设置内螺纹,氧气插管1尾部设置插管外螺纹11,氧气管3与吸氧连接管进口221连接的一端设置连接外螺纹31。通过设置螺纹,通过螺纹连接能够使连接紧密,防止漏气;此外,由于氧气管3和氧气插管1与吸氧连接管连接的部位均设置的都是外螺纹,二者无法匹配,进而不会发生连接错误或漏装的事故发生,有效保障病人安全。
在氧气插管1尾部设置插管外螺纹11的位置的管壁内侧设置插管内支撑111,插管内支撑111呈十字星形。由于氧气插管1一般为软管,软管容易变形,因而装配时易发生因软管变形而气密性不好的问题,在软管中设置插管内支撑111能够帮助氧气插管1尾部维持形状,有效保障安全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氧气管3上设置连接外螺纹31的位置的管壁内侧设置连接内支撑311,连接内支撑311呈十字星形。由于氧气管3一般为软管,软管容易变形,因而装配时易发生因软管变形而气密性不好的问题,在软管中设置连接内支撑311能够帮助氧气插管1尾部维持形状,有效保障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80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