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气压环境试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8607.X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帅;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天津市塘沽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环境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气压环境试验箱。
背景技术
环境试验设备的种类很多,依照其模拟环境的种类可以分为:温度环境设备、振动环境试验设备、气压环境试验设备等等。现阶段,市场上只有应用于模拟类似高海拔大气压力的低气压(即低于海平面标准气压)环境试验箱,可以满足GJB150A、GB2423等试验标准的要求,但没有专门模拟高于海平面标准大气压的高气压环境试验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产品进行高气压环境试验的需求逐步增加,许多行业专门为此制定了试验大纲。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气压环境试验箱,用于模拟高于海平面标准大气压的高气压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缺少模拟高于海平面标准大气压的高气压环境设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气压环境试验箱。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气压环境试验箱,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罐体、罐盖以及用于支撑罐体和罐盖的支架;罐体为前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罐体中间的空腔为高压空气;支架的上端焊接在罐体底部,下端与地面接触;罐体的前端连接有一个罐盖,与罐体的前端开口处密封连接,使罐体内部形成密闭空间;罐盖上具有一个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的钢化高温耐压玻璃;罐体上具有一个安全阀,在罐体内的气压值超过安全值时快速卸压;罐体上具有一个空气调压阀,用于控制罐体内部的气压值;罐体上具有一个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和透明的钢化高温耐压玻璃,照明灯位于钢化高温耐压玻璃上方;罐体上具有一个温度显示器,用于实时测量罐体内空气的温度值;罐体上具有一个压力表,用于实时测量罐体内空气的压力值。
所述罐体与罐盖通过螺纹手柄连接,罐盖和罐体之间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罐体和罐盖的内表面抛光,内表面粗糙度Ra≤0.8。
所述罐体和罐盖的材料为不锈钢,最大可承载大气压值大于0.3MPa。
所述空气调压阀在罐体内部的气压值低于设定值的3%时和罐体内部气压值高于设定值的3%时自动打开,到达设定值后自动关闭。
所述罐体上还具有一个金属的测试法兰盘,使罐体内试验件的连接线与外部导通。
所述观察窗的钢化高温耐压玻璃的耐温大于等于100℃,最高可承受空气压力不小于1MPa。
所述安全阀工作范围为0.1~0.3MPa;空气调压阀的工作范围为0~1MPa;压力表的显示范围为0~1MPa。
所述照明装置照明灯安装在透明的钢化高温耐压玻璃上方50mm处。
所述温度显示器由PT100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显示器连接而成;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包含-50℃~300℃。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高气压环境试验箱的整体结构类似压力容器,具有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可以模拟常温25℃环境下,0.1~0.3MPa的空气压力环境。本实用新型的高气压环境试验箱适应于检测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金属产品、塑料产品等在高气压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及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罐盖,3-观察窗,4-安全阀,5-空气调压阀,6-照明装置,7-温度显示器,8-测试法兰盘,9-压力表,10-螺纹手柄,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为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气压环境试验箱,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罐体1和用于支撑罐体1的支架11。
罐体1为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的圆筒形结构,罐体1中间的空腔用于存储高压空气,并作为试验空间;罐体1的圆筒形结构具有一个下底面,由于罐体1水平放置,将下底面称为罐体1的后端,圆筒的侧面和后端交界处可以为圆弧状,形成球面形状。罐体1的直筒段内径尺寸为1400mm,长度为1900mm,罐体1的中心距地面1200mm,材料为不锈钢,优选为0Cr18Ni9,内表面抛光,内表面粗糙度Ra≤0.8,外表面喷漆。其由压力容器厂按照图纸机械加工而成,要求无漏点,最大可承载大气压值大于0.3MPa。
支架11的上端焊接在罐体1底部,下端与地面接触,用于支撑罐体1的重量,并保持整个系统水平,不倾斜。支架11为钢材机械加工而成,静承载能力大于5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未经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8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