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8809.4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6 | 分类号: | B23B45/06;B23B45/14;B26F1/16;B26D7/01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凹形 槽架开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造船行业中,随着船舶远洋作业任务越来越多样,所造船舶吨位也越来越大,厂家对各个子系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其中电缆敷设工作在全船安装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电缆敷设工作主要包括决定电缆的走向,选择电缆坚固件类型,穿越甲板的水密处理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同时,电缆敷设工作也是船舶电气施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电缆敷设工作中不仅要考虑设备安装方便,还要保证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安装电缆托架是电缆敷设工作中重要的前期工作,请参阅图1,其是电缆托架示意图。该电缆托架由凹形槽架1和承托板2组成,该凹形槽架1由两侧板和一底板构成“凹”形结构,两个凹形槽架1相对平行设置,多个承托板2等间距间隔设置在凹形槽架之间并与其固定,从而形成爬梯的结构。铺设电缆时,电缆束设置在承托板2上并与凹形槽架1平行,再通过设置在承托板2上的电缆扎带5将电缆束固定。
通常在大型船舶的电缆敷设的工作中,经常遇到标准的电缆托架需要驳接的情况,通常会在安装现场随机地直接在凹形槽架的底板上进行开孔,以形成接驳开口3。通常工人会采用手电钻开孔,但是电钻开孔需要外接动力电源,这不仅操作起来极不方便且在船舶施工中留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既高效又安全的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其包括定位单元和设置在定位单元上的开孔单元,该定位单元为一矩形金属块,其上开设有相互垂直并形成“L”形的卡孔和卡缝,该定位单元通过该卡孔和卡缝套设在需要开孔的凹形槽架上,该开孔单元与凹形槽架的底板相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具有基本的定位功能,开孔位置准确无偏差,并且无需外接电源或外接动力系统,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便捷,在给大批量同一标准的电缆托架开孔时既高效又安全。
进一步,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定位单元的中部,所述卡缝的一端与所述卡孔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定位单元的侧边,该卡缝将所述定位单元位于该卡缝两侧的部分分为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开孔单元固定设置在该前端部。
进一步,所述定位单元开设有一第一开孔、一第二开孔和一第三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位于所述前端部且贯穿所述前端部,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三开孔贯穿所述后端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孔同轴,所述第二开孔一端与所述卡缝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孔连通。所述开孔单元设置在该第一开孔中。
进一步,所述开孔单元包括一刀具压杆、一刀具和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中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内并位于与所述卡缝连接的一端。所述刀具压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外部。所述刀具的尖端位于所述导向套的导向通道内,另一端套入并固定在所述刀具压杆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内的一端。通过所述刀具压杆推动所述刀具沿所述导向套前进、后退或旋转。
进一步,所述开孔单元还包括一夹紧螺母,该第一开孔的内壁设有螺纹,该夹紧螺母旋插入该第一开孔中,并固定在所述定位单元上,该夹紧螺母中空,所述导向套设置在该夹紧螺母的内腔中并位于与所述卡缝连接的一端,所述刀具压杆的一端位于该夹紧螺母的内腔,另一端位于夹紧螺母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开孔单元还包括有一调心钢珠,该调心钢珠设置在所述刀具压杆与所述刀具连接处的一圆形凹穴中,且可自由转动。
进一步,所述开孔单元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刀具压杆与所述导向套。
进一步,所述夹紧螺母与所述刀具压杆的外壁螺纹旋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三开孔的孔径。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电缆托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凹形槽架开孔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定位单元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打孔单元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8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控制铣床
- 下一篇:一种铰链板双头自动钻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