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9244.1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军;严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汽车助力转向器有液压助力转向器和电动助力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器存在反应慢、效果差的缺陷,而且能耗高,转向费力;电动助力转向器种类繁多,结构上比较复杂,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工效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器包括电机、扭矩传感器、转向器机头、转轴、控制器、外管柱,电机的外壳与转向器机头的外壳固定连接,转向器机头内部设置蜗杆,蜗杆的一端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电机转轴连接,扭矩传感器与转向器机头外壳固定连接,扭矩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转轴插入外管柱中,转轴分为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末端设置外花键,输出轴前端设置内花键,输入轴的外花键与输出轴的内花键连接,输出轴穿过转向器机头,输出轴的末端从转向器机头穿出,输出轴外部设置蜗轮,蜗轮整体置于转向器机头内部并与转向器机头内部的蜗杆啮合。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器还包括支架和镶块,支架设置在外管柱上,镶块设置在支架两侧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由于采用了扭矩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内增设了AC芯片,转轴的输入轴前端与汽车方向盘连接,转轴的输出轴末端与万向节连接,使电动助力转向器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工效高,还省力,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转向器机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轴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机,2、为扭矩传感器,3、为转向器机头,4、为控制器,5、为支架,6、为外管柱,7、为镶块,8、为蜗杆,9、为连接件,10、为输入轴,11、为输出轴,12、为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至图4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器包括电机1、扭矩传感器2、转向器机头3、转轴、控制器4、外管柱6,电机1的外壳与转向器机头3的外壳固定连接,转向器机头3内部设置蜗杆8,蜗杆8的一端设置连接件9,连接件9与电机1转轴连接,扭矩传感器2与转向器机头3外壳固定连接,扭矩传感器2与控制器4电连接,电机1与控制器4电连接,转轴插入外管柱6中,转轴分为输入轴10和输出轴11,输入轴10末端设置外花键,输出轴11前端设置内花键,输入轴10的外花键与输出轴11的内花键连接,输出轴11穿过转向器机头3,输出轴11的末端从转向器机头3穿出,输出轴11外部设置蜗轮12,蜗轮12整体置于转向器机头3内部并与转向器机头3内部的蜗杆8啮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器还包括支架5和镶块7,支架5设置在外管柱6上,镶块7设置在支架5两侧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9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湿法蚀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晶圆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