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筋膜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9376.4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7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筋膜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缝合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痛苦小的优点,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该手术的治疗。
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需要先设置3~5个大小直径为5~10mm贯穿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使得手术器械能够从这些穿刺通道进入腹腔或者胸腔实施手术。手术结束在去除手术器械后,需要将这些穿刺通道进行缝合,以便伤口顺利愈合。
目前,一般使用筋膜缝合器对上述穿刺通道进行缝合,但在缝合过程中,医务人员较难确认缝合器于腹壁组织上的缝合深度,且每个病患的腹壁组织的厚度也不同,因此,容易导致缝合深度不恰当,进而影响缝合效果以及后期的愈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筋膜缝合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及引线针,所述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引线针用于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器身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初始刻度与所述进针口齐平,所述出针口对应所述读数区域的当前读数定义为所述缝合器的缝合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壁组织包括所述穿刺通道和下表面,所述进针口位于所述穿刺通道上,所述出针口位于所述下表面,所述进针口及所述出针口的连线贯穿所述腹壁组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当前刻度与所述下表面齐平,或所述当前刻度位于所述下表面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区域沿着所述器身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缝合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器身上具有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通道而到达所述进针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器身上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而分别形成第一进针口及第二进针口,所述第一进针口、所述第二进针口及所述初始刻度位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缝合器的远端设置有可开闭的展翼,所述刻度区域还包括终止刻度,所述终止刻度及所述初始刻度围设形成所述刻度区域,当所述展翼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展翼的上表面与所述终止刻度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壁组织邻近所述穿刺通道处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置放有内窥设备,所述内窥设备用于获取所述当前读数。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筋膜缝合器,包括器身及引线针,所述器身用于穿透待缝合的腹壁组织的穿刺通道,所述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且所述器身上形成有通道;所述引线针穿过所述通道而将缝合线导引至所述待缝合的腹壁组织中;其中,所述刻度区域包括初始刻度及由所述初始刻度朝向所述缝合器的远端延伸的读数区域,所述通道包括出口,所述引线针由所述出口进入所述腹壁组织,所述出口对应所述初始刻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线针于所述腹壁组织上依次形成进针口和出针口,所述进针口、所述出口及所述初始刻度位于同一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器身外表面布置有刻度区域,以引线针于腹壁组织上形成的进针口为初始刻度,医护人员再获取出针口对应的刻度即可知道缝合器的缝合深度,有助于缝合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器的展翼呈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针尖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与腹壁组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缝合器缝合过程的各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9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筋膜缝合器
- 下一篇:埋入式遗体创口闭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