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痰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1132.5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凤欣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痰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包。
背景技术
吸痰包是用于给患者吸痰的常见一次性医疗器材。吸痰管与手套封装在封装袋中。使用时,为了避免吸痰管过长的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污染,所以,医院的操作要求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在吸痰包的上部撕开小口,先取出折叠的手套,戴上手套后再取出吸痰管,使用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吸痰操作。但是,由于手套和吸痰管是封装在狭长的封装袋中,手套折叠为细长条,容易受重力作用而掉到封装袋下部,如图1所示。这时,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手套捻到封装袋的上部,然后再撕开吸痰包取出手套,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吸痰包,其能方便的取出手套。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包包括封装套、手套和吸痰管;手套由薄膜塑料制成,可揭取地粘在衬底上,衬底与手套折叠成长条后与吸痰管容纳于封装套中;所述衬底与吸痰管通过连接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衬底与连接条形成为一体,连接条粘在吸痰管的上端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形成在所述衬底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衬底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手柄。
优选地,形成在所述衬底的左、右两侧的手柄彼此位于所述衬底的不同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手套的手背侧形成有气孔。
优选地,所述手套的手心侧的外侧形成有突起的硅胶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包的手套与吸痰管连接在一起,因此,手套不会下坠到吸痰包的下部,医护人员只需要撕开吸痰包的上端,就可以方便地将手套取出;此外,在手套的两侧设置高度不同的手柄,方便医护人员把折叠的手套迅速打开;手套手背侧开有气孔,利于手上散发的水气向外部排放,不会引起在手套内结成水珠而影响医护人员旋转捻动吸痰管进行吸痰;手套的手心外侧还设置有硅胶点,有利于增大手套与吸痰管之间的摩擦,在吸痰管上附着了患者的体液时,医护人员仍然可以方便地操作吸痰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吸痰包;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包;
图3为展开后的粘附在衬底上的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包包括封装套10、手套22和吸痰管30。手套22由薄膜塑料制成,可揭取地粘在衬底20上。衬底20与手套22折叠成长条后与吸痰管30一起容纳于封装套10中。衬底20与吸痰管30通过连接条21连接。
衬底20与连接条21可以是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连接条21固定地连接在衬底20上。连接条21的另一端粘在吸痰管30的上端部。
连接条21形成在衬底20的上侧。
衬底20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手柄23a、23b。手柄23a、23b优选形成为箭头形状,以指示拉开方向。
形成在衬底20的左、右两侧的手柄23a、23b彼此位于衬底20的不同高度位置。
手套22的手背侧形成有气孔,图中未示出,以方便医护人员戴上手套后在手套内产生的水气排出到外部。因为水气留在手套内容易结成水珠,水会使医护人员在操作吸痰管时打滑。
手套11的手心侧的外侧形成有突起的硅胶点,图中未示出,以增大手套与吸痰管之间的摩擦力。吸痰管插入呼吸道时,操作中患者的体液或者痰液容易粘在吸痰管外侧,使得吸痰管较滑而不易操作。硅胶点有效增大摩擦,使得医护人员顺利操作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包只需撕开吸痰包的上端,就可以方便地将与吸痰管上部连接的手套取出,避免手套滑落到吸痰包底部的问题,极大地节约了取出手套的时间,此外,手柄使得叠合在一起的手套很容易打开,进一步节约准备时间。手套上的气孔和硅胶点使得手套与吸痰管的摩擦增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对吸痰管的操作,提高了操作的精确度,缩短了整个操作的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欣,未经李凤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1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