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1345.8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覃育达;陆桂楼;黄炳钎;殷才根;谢文章;黎明明;刘长平;何伦智;吴忠权;张凤兵;冯少东;周恩权;吴浚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34 | 分类号: | C10J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5337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煤气 发生 炉排灰破渣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生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煤气发生炉的破渣角结构,破渣角安装在炉座外壁上,在炉座的旋转带动下进行刮渣排灰。然而,该破渣角设计为三角形,仅利用破渣角两侧边的接合处来破渣,经过多年运行,发现其存在排灰量过小,破渣效果不佳、适用煤种不广泛等的问题,一旦开始结渣,排灰量明显减少、处理难度大,炉况就急剧恶化,很难通过调节来避免灰渣堆积,严重影响发生炉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加与灰渣的接触面积、加大破渣角的运动半径提高破渣能力的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安装在炉座外壁上,与炉座一起旋转达到破渣、排灰的目的,所述破渣角为铲型,并包括用于破渣的刮板、连接在刮板两端的支撑板、连接在刮板中部的加强板及在侧端将两支撑板及加强板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来进行破渣,从而增加了与灰渣的接触面积,加大了破渣角的运动半径,提高了破渣能力;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破渣角安装在炉座后,角度收小了5度左右,减少了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破渣角安装在煤气发生炉炉座外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破渣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示所示的破渣角安装在煤气发生炉炉座外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破渣角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破渣角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破渣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破渣角1刮板11支撑板12
加强板13连接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的第一实施例。
所述破渣角1为铲型。破渣角1包括用于破渣的刮板11、连接在刮板11两端的支撑板12、连接在刮板11中部的加强板13、在侧端将两支撑板12及加强板13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板14。
其中,支撑板13为三角形,刮板11为长方形。
请参阅图3,破渣角1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炉座外壁上,与炉座一起旋转达到破渣、排灰的目的。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刮板11为正方形。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撑板13为梯形,刮板11为梯形。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煤气发生炉排灰破渣角的第四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刮板11为棱形。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板13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只要能起到支撑刮板的作用即可;刮板11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只要是利用面来破渣,就能相对背景技术提高了破渣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来进行破渣,从而增加了与灰渣的接触面积,加大了破渣角的运动半径,提高了破渣能力;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破渣角安装在炉座后,角度收小了5度左右,减少了阻力。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1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