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热水龙头冷热水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2627.X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生;许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F16K4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龙头 冷热 水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水龙头冷热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即热式水龙头,亦称作速热水式电热水龙头,现行业里基本都简称为电热水龙头,因其开启后在3-5秒即可出热水而得名。而现有市面上的即热龙头的加热功率固定不变或有两个不同功率的开关,使得出水温度只能通过调节流量来控制,当流量过大时,水温就低;流量过小时水温又太高(存在烫伤风险);通常需要多次调整才能调到合适温度,浪费水、电资源。而且管路流量变化时水温会忽高忽低。另外,现有即热式水龙头仅具有单独出热水管路,无出冷水管路,从而使人们在使用时极其不方便,或需要额外增设一个出冷水龙头,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也增加了占地面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热水龙头结构,该即热水龙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在同一即热水龙头内出冷热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即热水龙头冷热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主体和设在水龙头主体内的进、出水管,以及位于进、出水管之间的阀体,所述阀体与出水管之间设有冷、热水道结构,所述冷、热水道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第二进水孔和第一、第二出水孔的本体,第一、第二进水孔分别与阀体的冷水出口和热水出口连通,第一、第二出水孔均与出水管连通,第一进水孔直通往第一出水孔,以在本体内形成冷水通道,冷水管路即依次包括阀体冷水出口、第一进水孔、冷水通道、第一出水孔和出水管;位于冷水通道旁侧设有连通第二进水孔与本体上部之间的热水通道,所述本体的外围设有一外壁具有外螺纹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外围套有加热管,在本体与螺纹套之间设有过水通道,螺纹套与加热管之间形成螺旋过水通道,热水管路即依次包括阀体热水出口、第二进水孔、热水通道、过水通道、螺旋过水通道、第二出水孔和出水管。
进一步的,上述加热管与位于水龙头主体内的可控硅电连接,所述可控硅贴设在进水管侧壁上。
进一步的,在可控硅与进水管侧壁之间贴设有陶瓷片,所述进水管为铜管,所述陶瓷片与铜管、陶瓷片与可控硅间涂覆有导热硅脂。
本实用新型即热水龙头冷热水道结构的工作原理:当要输出冷水时,阀体开启后,切换到冷水位置,水从进水管进入,然后依次经过阀体进水口、阀体冷水出口、第一进水孔、冷水通道、第一出水孔和出水管,输出冷水;当要输出热水时,阀体开启后,切换到热水位置,水从进水管进入,然后依次经过阀体热水出口、第二进水孔、热水通道、过水通道、螺旋过水通道、第二出水孔和出水管,输出热水,水是在螺旋过水通道内被加热体所加热。
本实用新型即热水龙头冷热水道结构具有两个独立的冷、热水管路,实现热水输出的同时可实现低温大流量出冷水,方便厨房大流量需求。不仅有利于节省成本、方便使用,而且占地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龙头主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热水道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热水道结构中冷水管路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冷、热水道结构中热水管路的剖面图;
图7是图5的K-K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际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2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控制滑阀式伺服阀
- 下一篇:一种双向流通低温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