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具上的示温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3336.2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1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刘海亮;成建;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具上 示温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具上的示温件,该锅具上设置的示温件可随着锅具的温度发生颜色的可逆变化,以提供使用者温度参考。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感温锅均采用的在金属制锅体上烧结有随温度可逆的变化的热敏涂层,以提醒使用者该锅体已经加热到某一“需要”的温度。但是,目前该感温锅具的核心技术为国外公司所有,垄断了我国的感温锅具市场,严重制约了我国锅具行业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也有一些锅具厂家围绕感温锅具进行了一些间接感温方式的尝试,比如锅沿、把手上设置感温元件等等,但由于锅具在实际使用中,最先受热的是锅具的底部,这些间接感温方式存在温度反应滞后且不准确,生产工艺复杂、加工升本高,因此,这些方式目前均只停留于理论阶段。基于此,亟需开发既能规避为外国企业垄断的感温锅技术,又能实现感温效果好、生产制造可行、成本低的感温锅具,并以此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的感温锅具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感温锅具核心技术为国外所垄断且国内尚无感温效果好、生产工艺与制造成本都可行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规避专利,且感温迅速、准确,加工制造可行,成本低的感温锅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具上的示温件,设置在锅具的锅底,所述示温件包括金属本体和设置在金属本体上表面的示温面,示温面上烧结有随温度可逆的变化的热敏涂层及覆盖热敏涂层的保护层,所述涂层的厚度小于50μm,金属本体的硬度不低于锅体本体材料的硬度,所述示温件设置在锅体内底部,示温面与锅底面平齐或者形成连续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本体设有安装部,锅底内设有安装槽孔,安装部压合固定在安装槽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示温面为圆形或圆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示温件位于锅底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金属本体下方的固定柱,固定柱压合在安装槽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金属本体下方的环状契合边,所述环状契合边设置在金属本体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本体为圆环状,环状契合边设置在内、外环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状金属本体的宽度为5~30mm。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向下延伸的长度为0.2~3.5mm。
进一步的,所述示温面上还设有基涂层,热敏涂层和保护层烧结在基涂层上。
采用上述技术实施方案后,具有如下优点:
1、示温件单独加工后进行涂层烧结,由于示温件的尺寸规格显著减小,可以有效的提高烧结的效率,同时,在现有的成熟压合固定工艺技术条件下,可以将该示温件应用于铝或者不锈钢材质的锅具上,提升了示温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可行性。
2、示温件形状采用圆形或者环形结构,在金属本体的边缘位置设置契合边,能够保证示温件与锅体安装牢靠,防止脱落。尤其是环形结构的示温件,内外环的边缘均设置环状契合边,固定更加可靠,同时,环形变色区域与环内、环外的非变色区域形成对比,区分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一的锅具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示温件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一种示温件上的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弧形示温件与锅具的安装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示温件与锅具安装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示温件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中的示温件与锅具安装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种的示温件结构图;
图10是实施例四中的示温件与锅具安装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种的示温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与说明,其中,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实施例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结构,为了便于清楚的理解和说明,其中部分结构只是采用本领域范围内专业人员均能理解的简化示意方法进行描述,因而不能够仅仅局限于附图描述的表面形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3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