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4666.3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涛;彭强林;胡雷;佟永明;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絮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更换方便的旋流电解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印染、水处理以及冶金领域,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水,比如含有机的废水,含COD、高色度、高含盐量的废水,含重金属的废水,含高氟、硝酸盐以及金属杂质的废水等等。我国目前在处理这些废水中一般使用生化法、物化法以及生物法等组合方式,但处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可能出现生产流程长、运行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操作环境差、净化效果不理想等等问题。
旋流电解絮凝技术是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在旋流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通过高速液流在密闭式结构当中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其关键是通过高速旋流,快速的去除溶液中的絮凝杂质,消除了对电解的不利因素,避免了传统方式在处理过程中受多种因素(杂质沉积结垢、处理量小、反应速度慢、工艺流程长等)影响的不利情况,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条件直接去除污染物质,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旋流电解絮凝技术还能很好的和传统处理方式结合,让生产更加高效,但是阳极使用寿命短,需要长期更换,而目前所用的旋流电解装置中,可溶阳极都是密封固定在电解槽体内,其更换工艺复杂,而且容易损坏电解槽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更换方便的旋流电解絮凝装置。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包括电解槽体,电解槽体一端设置上连接座和上端盖,另一端设置下连接座和下端盖,上连接座和上端盖通过法兰连接,下连接座和下端盖通过法兰连接,上连接座上设有出液口,下连接座上设有进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溶阳极和活接头,可溶阳极设置在电解槽体内,可溶阳极一端顶部连接活接头,活接头与上端盖固定密封连接。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座、下连接座与电解槽体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O型圈和平面胶垫挤压密封连接。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活接头和上端盖通过螺纹紧密连接,可溶阳极和上端盖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体为圆筒状,其直径为φ150-φ300。
所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溶阳极为管状,其直径为φ60-φ133。
上述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包括电解槽体、可溶阳极和活接头,电解槽体一端设置上连接座和上端盖,另一端设置下连接座和下端盖,上连接座和上端盖通过法兰连接,下连接座和下端盖通过法兰连接,上连接座上设有出液口,下连接座上设有进液口,可溶阳极设置在电解槽体内,可溶阳极一端顶部连接活接头,活接头与上端盖固定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将可溶阳极一端设置在电解槽体外,通过活接头将其与上端盖连接,另外在电解槽体上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与端盖密封固定,整体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空间,将该装置用于处理各种废水,其处理效果好,而且可溶阳极的更换方便,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端盖,2-上连接座,3-电解槽体,4-下连接座,5-下端盖,6-可溶阳极,7-活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流电解絮凝装置,包括电解槽体3,电解槽体3一端设置上连接座2和上端盖1,另一端设置下连接座4和下端盖5,上连接座2和上端盖1通过法兰连接,下连接座4和下端盖5通过法兰连接,上连接座2、下连接座4与电解槽体3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O型圈和平面胶垫挤压密封连接,该旋流电解絮凝装置还包括可溶阳极6和活接头7,可溶阳极6设置在电解槽体3内,可溶旋流电解絮凝装置阳极6一端顶部连接活接头7,活接头7与上端盖1通过螺纹紧密连接,可溶阳极6和上端盖1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上连接座2上设有出液口,下连接座4上设有进液口。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体3为圆筒状,由不锈钢或普通碳钢制成,其直径为φ150-φ300,可溶阳极6为管状,采用铁、铝等廉价金属制作而成,其直径为φ60-φ133。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装配好使用时,溶液在输液泵的作用下从下连接座4的进液口进入,在电解槽体3内高速流动,然后通过上连接座2的出液口流出,可溶阳极6通电后进行电解,由于整体为密闭方式,对操作环境没有污染,更换阳极时只需将由活接头7拧开,拔出可溶阳极6进行更换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4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