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冲刷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4838.7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4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07 | 分类号: | 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30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刷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三氯氢硅生产企业的硅粉输送管道中使用的管道弯头,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氯氢硅是生产多晶硅的主要原料,而硅粉则是生产三氯氢硅的重要原料。在三氯氢硅生产过程中,硅粉是由气力输送管道进行输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硅粉颗粒的碰撞和冲刷,输送管道中的弯头极易破损泄漏,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弯头厚度和改用耐磨材质的弯头,但这样不仅需要大幅增加管道成本,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弯头的长期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解决硅粉输送管道中弯头的磨损和泄漏问题,就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耐冲刷弯头,以延长弯头使用寿命,保证三氯氢硅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冲刷弯头,构成中包括进口管、球状缓冲腔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的进料端位于球状缓冲腔外部,出料端封堵并位于球状缓冲腔内部,在其出料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进口管的外壁与球状缓冲腔的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出口管的进料端位于球状缓冲腔内部,出料端位于球状缓冲腔外部,出口管的外壁与球状缓冲腔的壳体密封连接。
上述耐冲刷弯头,所述进口管的进料端设有进口法兰,所述出口管的出料端设有出口法兰。
上述耐冲刷弯头,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的轴线相互垂直。
上述耐冲刷弯头,所述进口管出料端侧壁上的出料口设置2~4个,它们绕进口管的轴线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利用球状缓冲腔降低气体的流速,从而减轻了硅粉颗粒对弯头的冲刷力,延长了弯头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管道检修和维护工作量。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保证三氯氢硅生产顺利进行,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1、进口法兰,2、球状缓冲腔,3、出料口,4、出口管,5、出口法兰,6、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体涡流原理,让气体在球状缓冲腔2内产生涡流,增大气体冲刷面积,从而降低了冲刷气速。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球状缓冲腔2、出口管4和进口管6。出口管4和进口管6与球状缓冲腔2焊接在一起,出口管4与进口管6的轴线相互垂直。进口管6的进料端设置有进口法兰1,出口管4的出料端设置有出口法兰5。
图中显示,弯头的进气段由进口法兰1、进口管6组成,进口管6的出料口3设置在其侧壁上,可有效防止气流直吹球状缓冲腔2的内壁,从而延长了球状缓冲腔2的使用寿命。出料口3设置2~4个(图1中为2个)。
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气体进入球状缓冲腔2后沿着其内壁循环流动。由球状缓冲腔2缓冲的气体经出口管4进入后续工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管道内携带硅粉颗粒的气体从进口法兰1处进入进口管6,再由进口管6侧壁上的出料口3进入球状缓冲腔2,由于出口管4的进料口没有与进口管6的出料口3直接相连,携带硅粉颗粒的气体必须在球状缓冲腔2中沿着内壁形成回旋之后才能进入出口管4,最后经出口管4进入进入下一工序,这样就减小了气体对弯头的冲刷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4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