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保景观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5095.5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雪松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高翔 |
地址: | 100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环保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保景观砌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库的堤坝、河川的护岸,湖渠的衬砌以及道路的斜坡面等大多采用混凝土砖、混凝土壁或砌砖作为主施工体,这是优先重视土壤稳定和倾斜面保护的举措。
现有的混凝土砖,一般由水泥、骨料、砂和水制成。使用时由水泥和砂固定,堵住了所有空隙,水草等植物不能扎根生长。尤其是当用于水库、河湖等底部和坡岸的防护时,由于植物缺乏扎根生长的环境,导致水质下降,含氧量不足,鱼虾和其他水生物也就无法在此长期生存,长期以往,河湖等环境的生态平衡则被打破。随着对人文创造环境的在评价,对这些景观在绿化上的意义日益提到日程上来。在中国,解决安全保护堤坝、河川护岸的治水问题,为中国河川和道路斜面环境提供亲和的施工,提供既满足构造上的安全性,又达到生态的绿化效果的生态砖是非常迫切的。
某些现有的生态砖,采用具有表面和内部均具有空隙的材质制成,虽然能够保证砖体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但由于其无法为大水草等大型水生植物提供有效的附着点,因而其在应用方面前景并不太好。并且,现有的鱼巢砖,由于水流中偶有树枝、树叶、破布条等柔质杂物的存在,常常会挂有此类杂物,不仅影响美观,更会影响空间部的水流交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水保景观砌块,保证不会产生杂物挂挡的情况,既美观又不会影响空间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水保景观砌块,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基部和由所述基部延伸出的两条功能臂;两条功能臂之间形成的贯通所述砖体上下表面的空间部,所述功能臂末端形成防挂部;所述防挂部的横截面成圆弧状。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所述功能臂远离所述空间部的一侧上设有凹弧边。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所述砖体上设有一套定位孔,每套所述定位孔包括贯穿所述砖体上下的一组通孔和深度仅为所述砖体厚度一部分的至少一组盲孔;在同一套定位孔中,所述通孔到所述功能臂末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盲孔到同一所述功能臂末端的距离。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每套所述定位孔中包括至少两组盲孔,所述不同组的盲孔按照与所述功能臂末端的距离由近及远均匀排布。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所述功能臂上靠近所述功能臂末端的部分向靠近所述空间部的方向的靠拢。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所述砖体表面和所述砖体内部有空隙。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所述砖体长为450-600mm;砖体宽为450-600mm;砖体厚度为125-250mm。
上述的水保景观砌块,所述砖体长和宽均为500mm;砖体厚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横截面成圆弧状的防挂部,能够有效避免树叶破布挂住,保证了美观和空间部功能;
2、横截面成圆弧状,能有效减小水流阻力,用于河流治理美化场所可有效快速疏导水流,减小自然灾害程度;
3、空间部的存在,为水草等水生植物提供较好的附着点或为鱼虾等水生的小型动物提供了筑巢空间,有利于水下生态平衡的维持;
4、同套定位孔中包括盲孔和通孔,通过不同层的挡墙的盲孔和通孔配合能够实现坡面的堆积,完成护堤的功能;
5、每套定位孔中包括一套通孔和至少两套盲孔,通过不同层砌块的不同的盲孔和通孔的配合,能够完成对不同坡度的堤岸的护堤功能;
6、功能臂外侧设有凹弧边,水流经过时会在此处产生涡流,进一步降低垃圾挂在挡墙上的几率;
7、功能臂向的靠近空间部的方向靠拢,使空间部开口较小,符合鱼儿静水产卵休息的习性,有助于水下生态平衡的形成;
8、可制成不同颜色砌块,根据周围环境搭配不同色彩砌块,增加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保景观砌块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上述附图中,1、基部;2、功能臂;3、通孔;4、盲孔;5、防挂部;6、凹弧边;7、空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雪松,未经郭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5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