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整黏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7513.4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鼎力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整 黏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液黏度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整黏度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涂布生产过程中,胶槽中的黏度因液体与空气接触导致溶剂容易挥发,使胶槽内的胶液的黏度越来越高,涂布效果越来越差,产品质量不能保证。每次涂布的薄膜米数较短,约3000~5000米就要停机调整液体黏度,效率不高,停机频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调整胶槽中的胶液黏度的自动调整黏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整黏度装置,其包括胶液桶、溶剂桶、控制器和分别与该控制器相连接的泵、开关阀和黏度感应器,胶液桶的输出口通过输液管与胶槽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泵设置在该输液管上,胶槽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与黏度感应器的胶液输入口相连接,该黏度感应器的溶剂输入口通过溶剂管与溶剂桶相连接,所述开关阀设置在该溶剂管上,所述黏度感应器的胶液溶输出口通过胶液管与所述胶液桶的输入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泵为蠕动泵,采用非接触式的蠕动泵能保证泵不会受到胶液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杜绝胶液被泵体污染的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开关阀为电磁阀,形状动作灵活,易于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有一有托板,所述黏度感应器设置在该托板上,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通过黏度感应器来自动检测胶液的黏度,并根据黏度值的变化灵活调整溶剂进入到胶槽内的的比例,能及时更新胶槽内胶液,使胶槽内的胶液的浓度始终保持到需要的范围内,确保胶液浓度的一致性,进而保证涂布质量,同时也不需停机调整液体黏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整黏度装置,其包括胶液桶1、溶剂桶2、控制器3和分别与该控制器3相连接的泵4、开关阀5和黏度感应器6,胶液桶1的输出口通过输液管7与胶槽8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泵4设置在该输液管7上,胶槽8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9与黏度感应器6的胶液输入口相连接,该黏度感应器6的溶剂输入口通过溶剂管10与溶剂桶2相连接,所述开关阀5设置在该溶剂管10上,所述黏度感应器6的胶液溶输出口通过胶液管与所述胶液桶1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控制器3固定在一支架上,溶剂桶2设置在控制器3的上方位置,该控制器3一侧设有一有托板31,所述黏度感应器6设置在该托板31上,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较佳的,所述泵4为蠕动泵,采用非接触式的蠕动泵能保证泵不会受到胶液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杜绝胶液被泵体污染的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阀5优选为电磁阀,形状动作灵活,易于控制。
工作时,黏度感应器6实时监测溢流管9中胶液的黏度,并反馈相应的黏度信息至控制器3,由于控制器3分析、处理获得相应的即时黏度值,并将该即时黏度值与预先设定的标准黏度值进行对比,以相应控制开关阀5的开或关来调整溶剂进入到胶液管内的量,以及时更新胶槽8内胶液,让胶槽8内的胶液的浓度始终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确保胶液浓度的一致性。不仅不需要停机调整液体黏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保证了涂布质量。当然,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开关阀5的开或关,同样能实现调整胶槽中的胶液黏度的目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鼎力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鼎力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7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管道上的电磁超声换能器
- 下一篇:涂覆辊搁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