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对芯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08767.8 | 申请日: | 2015-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6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光明;肖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敷设中的电缆对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对芯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大修技改是电力单位对电力设备进行大型维修或者更换改造的工程工作。放电缆是大修技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施工项目,需要将电缆按一定规律布置到位,保证两端可以连接到需要的设备上。将电缆布置到位后,将多股内芯线剥露出来,成为可以连接到设备上的“电线”,并通过人工手动将同一根芯线接入对应的接入点。电缆对芯是接线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通过两根芯线之间连成的通路电阻忽略不计的原理,用万用表查找所需芯线是否正确的方法,然后通过电缆两端相同号码管的标记达到防止接错线、接错电缆的目的。
现有对芯方法介绍:一端将所需内芯金属部分自行对接,另一端用万用表红、黑表笔连接要查找的内芯,将万用表量程打到欧姆档,若万用表出现蜂鸣,则代表此时两根芯线即是所要查找的芯线(对芯原理:形成回路,测量是否形成通路查找同一根芯线)。其中万用表红、黑表笔连接要查找的内芯又分为两种情况:1、不做处理,直接用万用表表笔与芯线对接;2、将芯线剥出一段铜芯,增大接触面积,再与万用表表笔对接。现有对芯方法存在问题分析,经过多次大修技改工程的现场施工,发现电缆对芯时往往只有两个人分别在两端进行,而使用万用表一端的人因为要同时操作芯线和万用表表笔,有时还需要使用对讲机和手电筒,导致操作繁琐,对芯耗时过长。统计出现的问题罗列如下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对芯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可以准确无误的判别芯线的通断,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缆对芯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鳄鱼夹、铜制圆片和软导线,所述第一鳄鱼夹与铜制圆片之间通过软导线连接形成通路;所述铜制圆片的一面为凹弧面,另一面设有绝缘手柄;它还包括第二鳄鱼夹,所述第二鳄鱼夹上设有表笔插孔(用于插万用表表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辅助工具可以准确无误的判别芯线的通断,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用剥线,仍然方便对芯,目标面积大(铜制圆片的凹弧面可以使芯线内的铜芯更好的与之接触),基准芯和表笔无需手持固定;铜制圆片上设置绝缘手柄可以方便铜制圆片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鳄鱼夹、2-第二鳄鱼夹、3-铜制圆片、4-软导线、5-绝缘手柄、6-表笔插孔、7-芯线,8-基准芯,9-凹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电缆对芯辅助工具,它包括第一鳄鱼夹1、铜制圆片3和软导线4,所述第一鳄鱼夹1与铜制圆片3之间通过软导线4连接形成通路;所述铜制圆片3的一面为凹弧面9,另一面设有绝缘手柄5;它还包括第二鳄鱼夹2,所述第二鳄鱼夹2上设有表笔插孔6(用于插万用表表笔)。
使用方式:(1)将基准芯8的另一端和芯线(铜芯,即要查找的内芯)7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成一条线),用第一鳄鱼夹1夹住万用表的红笔,用第二鳄鱼夹2夹住基准芯8的一端;(2)将万用表的黑笔插入第二鳄鱼夹2的表笔插孔6插孔内(黑笔与第二鳄鱼夹电连接);(3)拿起芯线(铜芯)7的一端头与铜制圆片3的凹弧面接触以达到电缆对芯的目的。电缆芯线短接端也可以通过第一鳄鱼夹1来连接:用第一鳄鱼夹1夹住一根芯线,再将另一根芯线的端头与铜制圆片3的凹弧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神农架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08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