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015.5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华;梅中华;刘英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诗丹顿电气(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热式 电热水器 排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用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储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内胆、导流管、接口和丝堵,内胆上设置有排污接口。接口与排污接口螺合,丝堵与接口螺合。存在问题是: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它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包括导流管和带内螺纹的接口,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阀体、球形阀芯、二个阀芯座、阀杆、操作装置、紧固螺丝和排水接口,
所述阀体包括一条直线的进水端腔、阀芯腔和排水端腔,阀芯腔和排水端腔的内直径相等,阀芯腔和排水端腔相邻的一端及和排水端腔有内螺纹,阀芯腔上有阀杆通道;所述接口设置在进水端腔上并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球形阀芯有导流孔穿过一条直径线,外表面有阀杆的安装位,安装位的中心线与导流孔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阀芯座呈圆环形,其中心孔包括筒形孔和球冠形孔;
所述紧固螺丝包括位于中心的多边形孔和位于外周向面上的外螺纹;
所述导流管的下端穿过接口与进水端腔固定连接;一阀芯座设置在阀芯腔上端、筒形孔与进水端腔连通,另一阀芯座设置在阀芯腔的下端、筒形孔与排水端腔相对;球形阀芯设置在二个阀芯座之间并与球冠形孔转动配合并液密封,阀杆与安装位嵌合,并穿过阀杆通道伸出阀芯腔;紧固螺丝与阀芯腔的内螺纹螺合并与阀芯座抵靠,排水接口与排水端腔的内螺纹螺合并与紧固螺丝抵靠。
所述的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杆包括头部、光杆部和螺纹部,螺纹部呈腰形,头部有卡舌;
所述安装位为一卡槽,卡舌与卡槽嵌合,头部与阀杆通道处的阀芯腔内壁配合,所述操作装置套在螺纹部上,一螺母与螺纹部螺合将操作装置固定。
所述的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杆通道两端分别有内沉孔和外沉孔;
还包括一带沉孔的内密封垫、带法兰的外密封垫和垫圈,
内密封垫嵌入内沉孔内,外密封垫嵌入外沉孔内且法兰与外表面贴合;阀杆的头部嵌入内密封垫的沉孔内,垫圈与外密封垫和操作装置贴合。
所述的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圆环垫,所述圆环形垫设置在阀芯座和紧固螺丝之间。
所述的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座体和工具座,座体上腰形孔,腰形孔一端有沉孔;腰形孔和所述阀杆的螺纹部配合;所述外密封垫和垫圈位于座体上的沉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操作控制装置,球形阀芯转动,球形阀芯的导流孔与进水端和和排水端腔在一条直线时,则可以排泄污水;当导流孔的的中心线与进水端腔和出水端腔所在的直线垂直时,则将进水端腔和排水端腔隔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储热式电热水器的排污阀,包括导流管1和带内螺纹的接口2,还包括一阀体3、球形阀芯4、二个阀芯座5、阀杆6、操作装置7、紧固螺丝8和排水接口9,
所述阀体3包括一条直线的进水端腔31、阀芯腔32和排水端腔33,阀芯腔32和排水端腔33的内直径相等,阀芯腔32和排水端腔33相邻的一端及和排水端腔33有内螺纹,阀芯腔32上有阀杆通道321;所述接口2设置在进水端腔31上并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球形阀芯4有导流孔41穿过一条直径线,外表面有阀杆的安装位42,安装位42的中心线与导流孔41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阀芯座5呈圆环形,其中心孔包括筒形孔51和球冠形孔52;
所述紧固螺丝8包括位于中心的多边形孔和位于外周向面上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诗丹顿电气(中山)有限公司,未经阿诗丹顿电气(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