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水与洒水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082.7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将乐桃花源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A01G9/24;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53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洒水 功能 一体 农业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大棚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水与洒水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大棚因其良好的恒温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农业大棚需要长时间置于户外,因此必然面临风吹雨淋的自然环境,其顶棚上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杂物、灰尘等,久而久之,农业大棚的透光性将逐渐降低。故,农业大棚需要经常清洗,尤其是顶棚,更要频繁清洗。清洗大棚时,水直接沿大棚流下,使得大棚周围地面经常积水,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而且,即使现有的农业大棚配置有清洗装置,在清洗过程中,水源也是直接排除,没有进行回收利用,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与洒水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棚,解决农业大棚顶部清洗水积水在大棚周围地面造成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集水与洒水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棚,包括大棚立柱、上连杆、下连杆、顶棚框架、薄膜,所述上连杆连接在大棚立柱的上端,下连杆连接在大棚立柱的下端,顶棚框架安装在大棚立柱与上连杆之间,而所述薄膜则铺设于上连杆与顶棚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为圆柱体结构,斜向安装于所述大棚立柱的上端,在上连杆上还设置有一集水结构,该集水结构下部为圆弧形,与所述上连杆扣接,而其上部为斜板,所述薄膜穿过所述上连杆与所述集水结构下部之间。在与集水结构相邻的大棚立柱上安装有一集水槽,该集水槽两端高、中部低,且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水结构的低端连通,而集水槽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上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管道,该管道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三根水平铺设于农业大棚内部的洒水管,每一根洒水管上均安装有多个洒水头。
所述通孔上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所述集水结构的下部弧角小于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棚的上连杆上安装斜板,利用上连杆与斜板形成一条流道,使大棚顶部的清洗水或雨水沿该流道排出,而不会直接从大棚的侧壁上流下,从而避免大棚周围地面积水。
(2)本实用新型将集水结构的下部设置成弧形,并且弧角小于180°,从而可以十分方便地安装在圆柱体结构的上连杆上,并且不会形成尖角或凸起,避免对薄膜造成破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槽将流入集水结构的水源收集起来,利用其中部低的结构使水流向集水槽的中部流动,进而由管道进入下方的洒水管,实现水源的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结构与上连杆的连接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大棚立柱,2-上连杆,3-下连杆,4-顶棚框架,5-薄膜,6-集水结构,7-集水槽,8-管道,9-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集水与洒水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棚,包括大棚立柱1、上连杆2、下连杆3、顶棚框架4、薄膜5,所述上连杆2连接在大棚立柱1的上端,下连杆3连接在大棚立柱1的下端,顶棚框架4安装在大棚立柱1与上连杆2之间,而所述薄膜5则铺设于上连杆2与顶棚框架4上,所述上连杆2为圆柱体结构,斜向安装于所述大棚立柱1的上端,在上连杆2上还设置有一集水结构6,该集水结构6下部为圆弧形,与所述上连杆2扣接,而其上部为斜板,所述薄膜5穿过所述上连杆2与所述集水结构6下部之间。在与集水结构6相邻的大棚立柱1上安装有一集水槽7,该集水槽7两端高、中部低,且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水结构6的低端连通,而集水槽7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上连接有一向下延伸的管道8,该管道8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三根水平铺设于农业大棚内部的洒水管9,每一根洒水管9上均安装有多个洒水头。
为避免水流中杂物进入管道8,在所述通孔上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优选地,所述集水结构6的下部弧角小于18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大棚顶部的清洗水或雨水完全通过集水结构排出,避免大棚周围地面集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将乐桃花源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将乐桃花源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长天沟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隔热防结露采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