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111.X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调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5/44 | 分类号: | B65D35/44;B65D35/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软管 出料端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盛装液体或膏体物质的软管,特别与塑胶软管出料端的密封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塑胶软管具有重量轻,使用及携带方便的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化妆品、日用品及医药包装等,为了方便使用,一些软管上会配设刷头或滚珠,由于塑胶软管为软质管体,运输或携带时易受外力挤压,造成管内物料溢出,影响使用和美观,同时也污染和浪费物料,针对此问题业内在软管的管口上增加设置控制软管出料的装置,目前针对此装置的结构和专利有很多,每种结构各有各的优点。本案设计人也提供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紧凑的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包括有软管主体、密封套、旋转盖和管盖;所述软管主体管口上一体成型一缩台,缩台的顶面向上凸出一管颈,管颈的中部设有开孔,该开孔内部设有一挡片,该挡片与开孔的孔壁间预留一与软管主体内部相通的出料孔,挡片的中部成型一小凸柱;所述密封套活动设置在软管主体的管口上,与软管主体的管颈相连接,密封套的中部形成一伸入管颈开孔内的凸起,该凸起的中部在对应挡片小凸柱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通孔与小凸柱间组成过料间隙;所述旋转盖紧配合套置在密封套上并可带动密封套转动,旋转盖的顶面二次注塑一硅胶刷头,硅胶刷头上设有与密封套的通孔相通溢料孔;所述管盖罩盖在密封套和旋转盖的外部并可开启的盖合在软管主体的缩台上。
所述密封套的外缘设有凸块,该旋转盖底端设有与密封套凸块相嵌的缺槽,借助该结构旋转盖可带动密封套一起转动。
所述管颈的根部形成一凸台,该凸台的外缘上间隔设有两限位凸块,所述旋转盖的底部设有与两限位凸块配合的挡块,旋转盖转动时带动密封套在两限位凸块限定的范围内转动。
所述软管主体管颈的外缘设有外螺纹,该密封套的内壁上成型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软管主体的管颈上还设有限位凸缘。
所述管盖的内壁设有若干卡条,相应的软管主体缩台的外缘成型有与管盖卡条凹凸配合的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转动旋转盖带动密封套一起绕软管主体的管颈顺时针转动,转动到底时密封套的底部顶抵在管颈的限位凸缘上,同时管颈挡片上的小凸柱堵住密封套的通孔,阻止软管主体内物料的流出,此时软管为关闭状态;反向转动旋转盖则带动密封套逆时针转动,并沿管颈上升,令其通孔与挡片的小凸柱脱离,这时挤压软管,软管主体内物料由出料孔进入密封套通孔内并连通至硅胶刷头的溢料孔流出,供涂抹使用。
附图说明
图1、2、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套与软管主体连接的立体图与平面视图;
图7、8为本实用新型软管为关闭出料状态的立体图与平面视图;
图9、10为本实用新型软管为出料状态的立体图与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塑胶软管出料端密封结构,包括有软管主体1、密封套2、旋转盖3和管盖4。
所述软管主体1顶部管口上一体成型一缩台11,缩台11的顶面向上凸出一管颈12,管颈12的外缘设有与密封套2连接用的外螺纹13以及一限位凸缘14,该限位凸缘14的下方即管颈12的根部形成一外径较限位凸缘14略大的凸台15,该凸台15的外缘上间隔设有两限制转动角度的限位凸块151,所述管颈的中部设有开孔16,该开孔16内部靠近孔口的位置设有一挡片161,该挡片161与开孔16的孔壁间预留一与软管主体内部相通的出料孔162,该挡片161的中部成型一小凸柱163。
所述密封套2活动设置在软管主体1的管口上,与软管主体1的管颈12螺纹连接,该密封套2的内壁上成型有与管颈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21,中部形成一伸入管颈开孔16内的凸起22,该凸起22的中部在对应挡片小凸柱163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23,该通孔23的孔径与小凸柱163的外径相匹配,通孔23与小凸柱163间组成过料间隙,密封套2的外缘设有凸块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旋转式直线前进送料器
- 下一篇:头等舱飞机乘客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