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板边条连续切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161.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立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5/08 | 分类号: | B27L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板 连续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人造板(中、高密度纤维板及刨花板等)生产过程中板材裁切时产生的边条切断成短节状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人造板边条连续切断机。
背景技术
在中、高密度纤维板及刨花板等人造板生产过程中通过纵横锯边设备将板材裁切至标准尺寸,这时会产生大量的边条,特别是连续平压生产线采用规格锯来作为纵横锯边设备,所以产量很大,产生的边条特别多,而且长,最长的边条可达6米多长。这些边条的处理,各厂家有所不同;首先,都是靠人工进到规格锯底部狭窄的出料口将边条拖出来,有采用粉碎机将边条打成原纤维状用风机直接吹进干燥管道,这种方法如粉碎机打出的纤维质量不好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所以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厂家会要求将边条处理成短条状,加入到木片中,送到热磨机中在磨一次,这样还原出来的纤维质量好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现有技术中,有的采用液压切断机来将边条处理成短条状,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 201711586U”公开的一种液压切断机,公开日为2011-01-19。但液压切断机的运行速度慢不能解决在线工作时与规格锯速度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人造板边条连续切断机。本实用新型切断速度快,进出料口能够与皮带运输机配合,实现连续自动收集边条和输送切断后的边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造板边条连续切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与送料机构配合的切断机构和带动送料机构运动的传动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前夹紧棍组和后夹紧棍组,两个夹紧棍组均包括上夹紧送料棍和下夹紧送料棍,上夹紧送料棍和下夹紧送料棍运动方向相反;切断机构包括滚筒式锤棍,所述锤棍的圆周上设置有锤刀;所述切断机构和前夹紧棍组之间设置有敲击支点,边条依次经过后夹紧棍组、前夹紧棍组后在敲击支点处与锤刀配合切断。
所述上夹紧送料棍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弹簧、外螺杆套和调节螺杆,外螺杆套固定设置在上夹紧送料棍上,调节螺杆与外螺杆套连接,弹簧下端与外螺杆套配合,上端与调节螺杆配合。
所述切断机构和前夹紧棍组之间设置有一立板,立板上端部形成敲击支点。
所述锤棍由减速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锤棍上的锤刀的数量为2~30。
所述后夹紧棍组位于进料口处,进料口设置有与后夹紧棍组配合进料的进料导向板。
所述上夹紧送料棍和下夹紧送料棍的表面均设置有齿槽。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装置、主传动链轮、从链轮、变向导轮和传动链,主传动链轮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链依次经过前夹紧棍组的下夹紧送料棍上的从链轮、前夹紧棍组的上夹紧送料棍上的从链轮、变向导轮和后夹紧棍组的上夹紧送料棍上的从链轮连接到主传动链轮,且前夹紧棍组的下夹紧送料棍上的从链轮与传动链的内圆周配合,前夹紧棍组的上夹紧送料棍上的从链轮与传动链的外圆周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切断速度快;切断时的进料速度达21m/min,可在30秒内将6米多长的边条切断完成,完全满足规格锯的最短落料间隔40~58秒。
二、体积小结构紧凑;由于所有的规格锯下边(边条落出口)空间都比较狭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结构紧凑。
三、节能;本机的配置功率为7.5~15kw(根据切断机规格不同配置的功率也不同),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冲击式敲击断料结构,所以,与常规的冲击式飞刀切断方式相比节能300%以上。
四、在本实用新型进出料口配上小型的皮带运输机,就可实现自动收集规格锯落下的边条切断后自动从规格锯狭窄的底部送出,此举不但实现了在线自动连续处理边条还可节省相当数量的人工。
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夹紧送料棍和下夹紧送料棍的表面均设置有齿槽,通过此结构,使送料机构送料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后夹紧棍组,2、前夹紧棍组,3、调节机构,4、变向导轮,5、锤棍,6、底座,7、减速电机,8、进料导向板,9、下夹紧送料棍,10、上夹紧送料棍,11、立板,12、上盖,13、锤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立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立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