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221.6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祥;沈时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茂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计算机的计算机机箱,特别是指一种可让计算机透过无线网络开启,且可获致相对较为可靠的计算机启动效果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在科技不断创新及进步的时代,许多新时代产物的制造、生产或使用均与电子科技习习相关,也有愈来愈多的产物必须藉由电子科技的创新手法、高超技艺来达到更完善的境界,因此在生活环境的周遭会有许多的物品与电子科技脱离不了关系。
因此,计算机成为现代人所必须使用的新时代产物,不仅在工作上、生活上或是娱乐方面都会利用到计算机,也使计算机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除了办公室中使用计算机、学校、一般家庭或买卖交易场合均会使用到计算机,尤其计算机的设计也不断推陈出新朝省电、轻薄短小发展,因此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掌上电脑逐渐成为主流。
又,一般所称的计算机,通常由主板(mainboard)、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以及储存装置等设备构成。当我们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后,计算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便会自动执行一连串的指令,这些指令依照功能大致分为系统配置分析、开机自我测试以及加载操作系统等三大类。
在开机时,首先分析中央处理器型号、内存大小以及储存装置型号等信息,以作为其他动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后,中央处理器由主板的基本输出入系统芯片取得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代码以进行自我测试,并初始化各项硬件,确保系统正常运作;最后,加载操作系统,并将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掌控,完成开机动作。
同样的,一般计算机欲关机时,亦不能直接关掉电源,需要先将计算机操作系统目前进行的工作关闭完成,才能关掉电源,否则如直接关掉电源将会造成计算机不正常关机,造成严重或不可以复原的不良后果。然而,有些计算机应用并不是时时刻刻需要开启着,对于空转的计算机耗费无谓的电源,既浪费金钱又增加计算机设备本身的磨耗。
已知,在计算机开机而未操作时,可由操作系统进入休眠模式的方式节省电力消耗,且当恢复正常运作时,只需按下键盘上的任一按键或是再按一次电源开关即可将处休眠模式的计算机开启,此开启计算机的动作比重新启动来的时间缩短很多,且更有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和减少等待重新启动的时间,但其缺点就是必须要在现场且透过手动方式来执行。
再者,有些计算机可透过网络控制的方式将处休眠模式的计算机启动,类似习知的技术,以一外部软件透过网络讯号经由网络卡发送启动讯号给主板,藉以启动计算机;惟,其计算机必须将原有的主板及网络设备都进行进阶设定之后,才得以构成必要的启动条件,且在实际运作时仍有失败之虞。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让计算机透过无线网络开启,且可获致相对较为可靠的计算机启动效果的计算机机箱。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机箱,具有一至少可供收容电源供应器、主板及储存载体的箱体,另于该箱体上安装一开关面板,于该开关面板上至少设有一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
该计算机机箱于该箱体内设有一与该开关面板电气连接的无线网络通讯模块,以及一与该无线网络通讯模块电气连接的讯号处理模块,该讯号处理模块且设有一供与所容置的主板电气连接的讯号控制线组;以及,该讯号处理模块被设定常态对来自该无线网络通讯模块的讯号进行比对,且依照预先设定的动作模态透过该讯号控制线组传送对应的电流讯号。
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机箱,于使用时,可利用箱体至少收容计算机的电源供应器、主板、储存载体(硬盘)、光驱等设备,且透过讯号处理模块构成计算机的主板、开关面板电气连接,除可透过开关面板的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的外,更可在开关面板、无线网络通讯模块及讯号处理模块的整合运作下,由相对位于远程的智能型手机或其他具有无线网络功能的装置所发出的无线网络讯号触发主板的开机回路动作的方式启动计算机,进而获致相对较为可靠的计算机启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面板电气连接至少一USB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面板电气连接至少一音源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面板电气连接至少一USB插孔,以及电气连接至少一音源插孔。
所述无线网络通讯模块及该讯号控制线组可进一步整合成一物联网应用架构。
上述物联网应用架构,进一步将该无线网络通讯模块及该讯号控制线组整合于一壳件中,且设有多个相对露出该壳件的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茂,未经王东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