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瘘肢体保护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0438.7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路晓丽;李亚娟;齐晓玲;孙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替代衰竭肾脏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血液透析患者在血透时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如直接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自身动静脉内瘘等。1962年发展出自身动静脉内瘘,内瘘具有安全有效、感染机会少、使用期长及血栓发生率低等特点,由其特点决定了内瘘具有无可争议的长期功能成为长期血透患者的最好选择。
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为保证内瘘永久性通畅,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至关重要,动静脉内瘘形成后,瘘侧肢体出现肿胀是由于静脉离断后相应的侧支循环尚未建立,而使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指导患者应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30°以上,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内瘘侧手臂的肿胀。
目前此项护理技术发展不是很成熟,一般采用枕头或棉垫支撑,其缺点是支撑力差、易变形和角度不好掌握,使得内瘘肢体易受压,从而导致内瘘堵塞的发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风险,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内瘘侧肢体受压,从而避免内瘘堵塞发生的内瘘肢体保护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
包括架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架体的底部;
所述架体的截面为U形;
所述架体包括外壳层、内衬层和透气层;所述内衬层贴附在所述外壳层上,所述透气层为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的医用无纺布,其贴附在所述内衬层上;
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板支架通过一转轴连接;
所述上支撑杆为一伸缩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中部设有夹持部;
所述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扣带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其中,所述架体上设有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将架体包在其内部;
所述保护罩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架体左右两侧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固定端分别通过合页轴与所述架体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闭合之后,其自由端在所述架体的正上方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其中,所述保护罩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制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夹具和螺栓,所述夹具夹在待夹物体上,螺栓穿过所述夹具的底部向上拧紧即可。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其中,所述架体的外壳层材质为软质金属,其内部贴附的内衬层为棉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患者血透过程中可将肘臂置于支架本体的U型槽内,增加了患者穿刺侧肢体的舒适度,并且限制了患者手臂的活动空间和幅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有效防止内瘘侧肢体受压,从而避免内瘘堵塞,有效降低患者的风险,有助于其早日康复;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利于推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2、支撑件11、外壳层
12、内衬层13、透气层21、上支撑杆
22、下支撑杆3、转轴4、卡扣带体
51、第一罩体52、第二罩体6、合页轴
7、夹持部71、夹具72、螺栓
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瘘肢体保护架,包括架体1和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设于所述架体1的底部;所述架体1的截面为U形;所述架体1包括外壳层11、内衬层12和透气层13;所述内衬层12贴附在所述外壳层11上,所述透气层13为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8的医用无纺布,其贴附在所述内衬层12上;所述支撑件2包括上支撑杆21和下支撑杆22,所述上支撑杆21和下支撑板支架通过一转轴3连接;所述上支撑杆21为一伸缩杆,所述下支撑杆22的中部设有夹持部7;所述架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扣带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0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口机下盖PLC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电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