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铝型材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1205.9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2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健;喻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铝型材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压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状铝型材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铝制品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如强度好、耐气候性好、密度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幕墙、室内外装饰及建筑结构等领域。目前,在铝型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挤压模具对铝型材进行塑型,与其它成型方式相比,如轧制成型、铸造、锻造等,采用铝型材挤压模具生产的成本较低,适合生产品种、规格和批数繁多的有色金属管、棒、型材,以及线坯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要加工的铝型材形状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别对于截面形状复杂的薄壁管型材,如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图1所示截面形状的薄壁管状铝型材,其截面形状由两圆弧段和两条直线段连接组成,两直线段为两圆弧段的外公切线,截面形状不规则,无法使用传统的方法加工,采用挤压模具的压力加工是唯一的生产方法,在现有技术中,还未有针对该形状铝型材的挤压模具。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464503A,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模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组分流孔、三个分流桥、三个模芯及三个焊合室,所述下模包括三个导料口及三个工作带,每组分流孔包括: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及第三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设置于第一分流孔与第三分流孔之间,所述三个模芯均匀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三个导料口均匀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三个工作带分别与三个导料口相连通。
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191952A,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其包括导流板和模具主体,导流板与模具主体固定连接,导流板的上端设有若干导流孔,导流板的下端设有与导流孔连通的焊合室,所述模具主体上端设有导料口,模具主体下端设有与导料口连通的工作带,导料口的形状与焊合室的出料口的形状一致,所述模具主体的工作带设有若干首尾相连的凸起和凹槽,该方案是通过上述的凸起和凹槽解决由于模具工作带型腔的各工作区域散热不均匀而导致产品出现摆齿、变形或断裂的问题。
上述两种方案所加工的铝型材为薄壁的圆环形或方形,结构比较简单,但它不能够加工上述横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的薄壁管状铝型材,此外,上述两方案中工作带厚度都较薄,易发生变形,且工作带随使用时间的累积会不断的磨损而导致加工的铝型材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降低产品质量,模具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加工截面形状由两圆弧段和两直线段相连组成,两直线段为两圆弧段外公切线的管状铝型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状铝型材挤压模具,能够加工上述管状铝型材,所加工的管状铝型材质量好,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且模具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了使用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状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主体、分流孔、分流桥和上模芯,上模主体一端设有凸台,上模芯位于上模主体内部的中心位置,上模芯通过分流桥与上模主体相连,分流桥均布于模芯四周,该上模芯朝向凸台的一端设有上模芯头,上模芯头的横截面由第一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为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的两条外公切线,所述的分流孔为相连两分流桥之间的空腔;
所述的下模由下模主体和下模芯组成,下模主体与上模接触的侧面上从外向内依次设有凹槽、焊合室和下模芯安装孔,所述的凹槽与上模的凸台的形状相匹配,下模主体远离上模的侧面上设有卸料孔,该卸料孔与凹槽、焊合室和下模芯安装孔相连通,所述的下模芯安装于下模芯安装孔内,该下模芯设有成型孔,成型孔为下模芯的中心通孔,成型孔的形状与上模芯头相同,上模芯头插入成型孔内,上模芯头与成型孔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设有定位销,下模对应设有定位销孔,上模和下模通过定位销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销和定位销孔各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设有螺孔,下模对应设有螺栓孔,上模和下通过螺栓装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孔和螺栓孔各有2-6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流桥有2-4个。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凹槽深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1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