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行式鞋口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1383.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3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刘会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43B23/00 | 分类号: | A43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行 式鞋口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罩,尤其是一种随行式鞋口护罩。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将鞋脱掉后,为了防止尘土或污物进入鞋内影响鞋子的卫生,需要一种非常方便的护罩,现有的鞋罩一般都是需要手动将整个鞋子套在里面,这样的做法缺点是使用不方便,不能随时随地携带,另外将整个鞋子套在里面透气性不好,反而容易滋生细菌。
针对以上不足,非常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人性化的,随行式的鞋口护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随时为鞋内卫生护航的随行式鞋口护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随行式鞋口护罩,包括护罩、第一板条、第二板条、波浪形弹簧、至少一条线绳和脚尖套;
所述护罩呈折扇状,所述护罩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所述护罩的每个折峰依次与所述波浪形弹簧的每个拐点固定连接;
所述线绳的一端与所述脚尖套连接,所述线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板条和所述护罩与所述第二板条连接;
所述护罩前端通过铁丝固定在鞋子的鞋眼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护罩的每个折谷都连接有布条;所述布条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线绳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板条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挡珠,所述挡珠位于所述护罩的后端,所述线绳穿过所述第二板条与所述挡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绳的数量为两条,每条所述布条上开有两个所述通孔,所述挡珠的数量为两个。
上述方案中,所述护罩为布料制成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板条和所述第二板条为偏硬的塑料制成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脚尖套为薄布料或丝质材料制成的。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折扇状所述护罩与所述波浪形弹簧连接,穿鞋时所述护罩能自动折叠似蝴蝶结状置于鞋口前,时尚又不影响穿着;脱鞋时能自动展开,护住鞋口,实现自动防罩鞋口的功能,不用手动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随时为鞋内卫生护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鞋子后的单独结构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波浪形弹簧和护罩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鞋后鞋罩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鞋后鞋罩折叠示意图。
图中,1、鞋子;2、布条;3、挡珠;4、第一板条;5、波浪形弹簧;6、铁丝;7、线绳;8、鞋眼;9、脚尖套;10、护罩;11、第二板条;12、折峰;13、折谷;14、拐点;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随行式鞋口护罩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随行式鞋口护罩,包括护罩10、第一板条4、第二板条11、波浪形弹簧5、至少一条线绳7和脚尖套9。
所述护罩10呈折扇状,所述护罩10包括折峰12和折谷13,所述护罩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板条4和第二板条11;所述护罩10的每个所述折峰12依次与所述波浪形弹簧5的每个拐点14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护罩10的每个所述折峰12依次与所述波浪形弹簧5的每个拐点14通过线缝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
所述护罩10的每个所述折谷13都连接有布条2,所述布条2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1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触摸式脉象传感装置及脉象采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按摩防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