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3D经编间隔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2561.2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间隔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织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3D经编间隔织物。
背景技术
经编产品是纺织品中的一支新秀,属于针织行业,最早发源于欧洲,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引进国外的经编机,同时国内的机械厂也开始研制生产经编机械设备。当时主要生产服用织物和蚊帐布。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经编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产品开始涉及服装面料、装饰面料、产业用布等多个领域。由于经编产品特殊的工艺结构组织和变化多端的外观表面效果,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传统的经编产品尤其在经编织物这一领域的应用,因其弹力小,强度不一,柔韧度低,质量不是太好,很难满足当前广大消费者对经编织物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提供经编织物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3D经编间隔织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3D经编间隔织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纱、中间纱和底纱,面纱和中间纱之间以及中间纱和底纱之间均设置有弹力支撑纱,弹力支撑纱采用30~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多个V形连续重复结构,所述的面纱、中间纱、底纱和弹力支撑纱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30~100mm,所述的面纱、中间纱和底纱上均具有网眼,所述中间纱上的网眼密度大于面纱和底纱上的网眼密度。
为了增强弹性及弹性强度,所述弹力支撑纱采用高旦数涤纶单丝经编而成,其旦数1000~1200D。
为了提高织物的延伸性和柔韧性,所述弹力支撑纱的厚度为5mm-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3D经编间隔织物,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弹力支撑结构,使得织物的弹性、柔韧度大幅度倍增,同时在中富有3D立体弹力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进一步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纱,2、中间纱,3、底纱,4、弹力支撑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双层3D经编间隔织物,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纱1、中间纱2和底纱3,面纱1和中间纱2之间以及中间纱2和底纱3之间均设置有弹力支撑纱4,弹力支撑纱4采用30~1200D的涤纶单丝、锦纶单丝或涤纶复丝织成多个V形连续重复结构,所述的面纱1、中间纱2、底纱3和弹力支撑纱4由双针床经编一体成型,该间隔织物的厚度为30~100mm,面纱1、中间纱2和底纱3上均具有网眼,中间纱2上的网眼密度大于面纱1和底纱3上的网眼密度。弹力支撑纱4采用高旦数涤纶单丝经编而成,其旦数1000~1200D。弹力支撑纱4的厚度为5mm-50mm。
面纱1、中间纱2和底纱3之间通过弹性支撑纱4连接,由于弹性支撑纱4采用高旦数涤纶单丝经编而成,其旦数大于1000旦,而且纱的厚度为5mm-50mm,不仅确保了弹性效果,而且节省了制作成本,降低了经编间隔织物变形的可能性,同时使得整个面料富有3D立体弹力效果,增强了织物的延伸性和柔韧性,提高了织物的质量,进一步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2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