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下潜器对接的激光导引与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2974.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温亚楠;田维坚;朱建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下 对接 激光 导引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导引与通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下潜器对接的激光导引与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江河的开发,人类水下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水下潜器在军事侦察、武器投送、科学考察、海洋环境监测、水下反恐等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受体积和质量限制,水下潜器所携带的能源往往十分有限,长时间作业时必须与对接平台建立连接以补充能量并读取信息。目前常用的水下对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声纳的导航——导引——对接一体化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利用水下潜器自身的导航设备进行导引定位。虽然这种方法作用距离远,但声纳导引的精度较低,在近距离对接式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来保证对接得可靠性。另一种是基于视觉伺服的导引对接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水下光电成像的图像处理技术,高精度数据测量算法等作为技术支撑,对相机水下成像质量要求较高,且系统结构复杂。
中国专利201110178669.6公开的“自主水下航行器与海底观测网对接装置”主要发明内容在于水下航行器与海底观测网络之间的电能和信号传输的对接装置,并未考虑对接前的水下航行器导引问题。中国专利201410150881.5公开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与水下工作平台对接的声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采用声纳导引实现水下机器人与水下工作平台的导引对接,需设计复杂的控制系统并在水下工作平台的对接群口周围安装引导系统,成本较高且较为复杂,难以灵活使用。中国专利200810064010.6公开的“一种面向水下运载器的实时双目视觉导引方法”提供了一种面向水下运载器的实时双目视觉导引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字塔归一化协方差双目视觉算法,所设计的算法较为复杂,且双目视觉系统不易实现小型化,不便于水下移动设备集成。
因此设计一种低成本、灵活、可靠的用于水下潜器对接的激光导引与通信装置非常必要,有利于推动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潜器对接的激光导引与通信装置,能够克服水下浪涌的影响,实现水下潜器与对接平台之间的导引并最终实现准确对接与通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水下潜器对接的激光导引与通信装置,包括:超声波水声定位装置,固定安装在水下潜器上;潜器端激光收发装置,固定封装在水下潜器舱体正前方,以及平台端激光收发装置,用于与水下潜器的通信对接。其中潜器端激光收发装置包括:位置解算及控制单元、对接激光器、对接光束准直镜头、潜器光电探测装置和电光调制器;对接激光器、电光调制器和对接光束准直镜头由内向外依次固定安装且共光轴;位置解算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接激光器和电光调制器;潜器光电探测装置与对接激光器的光轴平行,用于将接收到的光斑信号传送到位置解算及控制单元;位置解算及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潜器姿态控制系统。平台端激光收发装置包括:云台、导引捕捉激光器、导引捕捉光束准直镜头、中央控制器、平台光电探测装置和密封舱体,密封舱体固定安装在云台上,密封舱体内封装有导引捕捉激光器、导引捕捉光束准直镜头、中央控制器和平台光电探测装置;导引捕捉光束准直镜头固定安装在导引捕捉激光器的前方且共光轴;中央控制器输出信号完成对导引捕捉激光器和云台的控制;平台光电探测装置与导引捕捉激光器光轴平行,平台光电探测装置将接收到的光斑信号处理后传送到中央控制器进行处理并上传,云台处于初始位置时,密封舱体的轴线与对接平台群口处轴线平行。
优选地,潜器光电探测装置为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也可以是图像传感器。
优选地,平台光电探测装置为硅带放大光电探测器。
优选地,对接激光器为蓝光光源激光器,或绿光光源激光器中的一种;导引捕捉激光器为蓝光光源激光器或绿光光源激光器中的一种,从而降低水体对信号强度的影响。
优选地,对接光束准直镜头的视场角大于等于导引捕捉光束准直镜头的视场角,以保证平台光电探测装置接收到对接激光器后,导引捕捉激光器发出的信号能被潜器光电探测装置接收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2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压式喷枪
- 下一篇:一种舞台运行安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