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水自动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291.9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培摇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自动 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净水自动茶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茶具是茶壶和茶杯的组合,目前,茶壶都是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有把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里往外倒入茶杯。但是,很多儿童和老年人在倾倒液体时容易造成失误,洒出液体甚至损坏茶具。这样既不方便,又有安全隐患。
另外,作为沏茶的主要工具,普通人家通常用自来水煮沸后倒入茶壶进行沏茶,随着环境的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大多为硬水,用硬水沏的茶水口感生硬,且容易在茶壶内留下茶垢,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自动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自动茶具,包括茶壶和茶杯,所述茶壶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向下伸入到茶壶内部的净水仓,在净水仓的底部开有若干个出水小孔,净水仓可从茶壶内部取出,在净水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细孔滤网、硬水软化层和第二细孔滤网,所述的硬水软化层由外壳和离子交换树脂块组成,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入水细孔,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水细孔,离子交换树脂块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的茶壶安放在壶架上,在茶壶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水装置,出水装置与茶壶连接处设有滤渣网,所述出水装置包括主体和设于主体上方的把手,在主体的下方把手对应的位置设有旋钮,旋钮上方设有连杆,连杆上方设有机械定时器,在把手下方且位于主体内部设有主阀芯,机械定时器上方且位于主阀芯下方设有副阀芯,所述的茶杯能够放置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水仓呈顶部开口的圆筒状,其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环形挂扣,所述净水仓被环形挂扣悬挂在茶壶的顶部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挂扣呈外翻的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茶壶的顶部开口设置有茶壶盖,茶壶盖的底部周向套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钮上端面设有刻度和荧光粉;所述机械定时器的指针处于旋钮上方,所述指针顶尖处设有荧光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旋钮既能够实现倒茶,并且能够根据旋钮上的刻度来提前预设倒茶的量,不用抬起茶壶,有效的避免了老人和小孩在进行倒茶时所带来的损失和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通过把手实现连续的长时间的倒茶,计时倒茶和把手倒茶相结合,十分的实用,另外,将煮沸的自来水从茶壶的顶部开口倒入净水仓,被第一细孔滤网粗虑后被硬水软化层软化,再被第二细孔滤网过滤后从出水小孔进入茶壶内部,软化后的自来水沏出茶水口感柔软,不仅提高了茶水口感,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同时软水不易在壶内留下水垢,故不易在壶内留下茶垢。
附图说明
图1为净水自动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净水自动茶具中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壶、2-茶杯、3-出水装置、31-主体、32-把手、33-旋钮、34-连杆、35-机械定时器、36-主阀芯、37-副阀芯、38-指针、39-发条、4-滤渣网、5-净水仓、51-第一细孔滤网、52-硬水软化层、521-外壳、522-离子交换树脂块、53-第二细孔滤网、54-环形挂扣、6-茶壶盖、7-密封圈、8-壶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培摇,未经黄培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杯子
- 下一篇:一种颈腰保健多功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