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581.3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浩明;吴晓军;周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C10G5/06;C07C19/03;C07C1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烷 尾气 深度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氯甲烷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有机硅生产尾气中一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硅产品目前广泛地应用在化工、金属加工、涂料生产、建筑、运输、制药、化妆品等工业领域中,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上世纪末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国内对于有机硅产品需求量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年需求量平均增长率高达35%以上,因此作为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生产也迅猛发展。其中一氯甲烷作为甲基氯硅烷重要的合成原料,成本占40%左右。与此同时,目前生产工艺中的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一氯甲烷,难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目前甲基氯硅烷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尾气具体成分如下表:
因此通过合理的工艺回收有机硅工业尾气中的一氯甲烷,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料损耗,提高生产经济性,同时保证排放气达标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脱除一氯甲烷尾气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冷凝法、吸收法等。
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与废气中各组分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进行分离,一般采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分离。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的特点,但主要适用于高通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对于有机硅生产中的高浓度一氯甲烷尾气去除率较低,排放尾气无法达标,而且需要频繁再生吸附剂,提高运行成本。
2)吸收法
吸收法先是将混合气体与适当的液体相接处,气体中某个或某些拟回收组分便会溶于该液体内从而形成溶液,而其它组分则被存留在气相中,最后通过把气液两相分开来达到回收目的的一种处理方法。比如公开号CN1446782A、CN1629111A、CN1629112A的专利公开了回收草甘膦酸等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氯甲烷的工艺,利用溶剂吸收杂质或者将部分杂质如甲醇、甲缩醛加入含有氯化氢的流体中使其转化为氯甲烷,得到高纯度的一氯甲烷。该工艺将一氯甲烷的流体通过有机溶剂,采用吸收的方法使一氯甲烷转入溶剂中,必然会用到大量的溶剂,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3)冷凝法
冷凝法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的气液平衡差异进行分离,一般采取降低温度或提升压力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直冷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回收产物,但是达到较高的回收率所要求的冷剂温度低品位高,由于有机硅生产废气中的一氯甲烷含量较高,将其绝大部分进行回收使得排放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则需要采用大量的高品位冷剂比如液氮等,这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氯甲烷尾气深度回收装置,该方法能克服之前方法的缺点同时具有能耗低、回收率高、运行费用省的优势,彻底解决有机硅等高浓度一氯甲烷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适用于草甘膦等产生大量一氯甲烷的化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检修的空分装置纯化空气吸附罐
- 下一篇:烟尘干燥缓冲过滤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