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沸腾床反应器的气液分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649.8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5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季春雷;朱洪海;蒲新;庞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克莱斯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2 | 分类号: | B01J8/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沸腾床 反应器 分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主要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气液分布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沸腾床反应器的的气液分布器。
背景技术
沸腾床反应器是由气、固、液构成的三相反应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多相催化反应器。近年来,在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加工传统工艺难以处理的高硫、高氮、高金属(镍和钒)和高沥青质含量的劣质重油加氢原料。在沸腾床反应器中,流体分布设计不合理将造成操作困难如催化剂床层分布不均、催化剂床层塌陷、结焦等,这些问题将缩短催化剂寿命,导致装置频繁停工,缩短正常操作时间。气液分布器是沸腾床反应器中流体分布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是保证气液分布均匀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沸腾床反应器的反应效率和平稳运行周期。今年来,国内外也制造出来许多的气液分布器,但大多都存在一些如下问题:(1)气液分布不均,流体分布效果不理想;(2)密封球在上部通道中左右来回摆动,影响流体的分布效果;(3)气液分布器容易堵塞出现断流,造成流体分布不均;(4)气液分布器密封效果不佳造成催化剂进入反应器下部的高压室;(5)使用寿命短,造成装置频繁停工检修,影响系统的正常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气液分布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设计一种气液分布均匀、密封效果好、压降低、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气液分布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这种气液分布器由气液入口管、气液上升管、密封止倒球、泡帽、连接板组成,其特点是:气液入口管上端连接有气液上升管;密封止倒球位于气液上升管内;泡帽放置在气液上升管的上方,与气液上升管之间用连接板固定。
所述的气液入口管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为圆形孔,直径为4~10mm,沿气液入口管的高度方向上设置2~6圈,每圈进气口设置3~6个,圆周均布。
所述的气液上升管下部设有环形的内腔通道,内腔通道中间为柱形通道,两端为锥形通道,其锥顶夹角α为20~120度。
所述的气液上升管中上部开有流体出口,流体出口为一竖直的长方形条孔或圆孔,开孔最大尺寸应小于密封止倒球的直径,孔数3~12个圆周均布。
所述的气液上升管中下部外壁还设有圆形凸台,便于与反应器分布盘安装孔定位,所述气液上升管上部通道内径比密封止倒球的直径大2~5mm。
所述的密封止倒球为一圆形球体,密封止倒球为空心或实心,其材料可为金属或耐高温的非金属,密封止倒球的直径一般为内腔通道直径a的1.2~2倍,比气液上升管上部通道内径b小2~5mm。
所述的泡帽为一圆形带顶板的空心柱体,泡帽下端开有长方形条缝,6~40个圆周均布,长方形条缝上端与流体出口下端应留有距离d,一般为10~50mm。
所述的泡帽顶板与气液上升管上端面留有间隙c,其值一般为4~1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气液分布均匀,克服了现有气液分布器易堵塞,分布效果不理想的缺点;物料逆流时密封效果好,可以避免因进料中断或压力降低时,上方催化剂逆流进入反应器下方的高压室;压降低,使用寿命长,很好的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降低了装置的停工检修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帽和气液上升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气液入口管1上端连接有气液上升管2;密封止倒球3位于气液上升管2内;泡帽4放置在气液上升管2的上方,与气液上升管2之间用连接板5固定。
如图1所示,气液入口管1上部设有圆形的进气口12,进气口12沿气液入口管1的高度方向上设置2~6圈,每圈进气口12设置3~6个,圆周均布。
如图1所示,气液上升管2下部设有环形的内腔通道21,气液上升管2中上部开有长方形或圆形的流体出口23。
如图1所示,所述的气液上升管2中下部外壁设有圆形凸台22,与反应器分布盘安装孔定位,所述气液上升管2上部通道内径比密封止倒球3直径大2~5mm。
如图1所示,所述的密封止倒球3为一圆形球体,放置在气液上升管2内,支承在内腔通道21的上方表面。
如图1所示,所述的泡帽4位于气液上升管2的上方,泡帽4顶板与气液上升管2上端面留有4~10mm的间隙。
如图1所示,所述的泡帽4下端设有长方形条缝41,长方形条缝41上端与流体出口23下端留有10~50mm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克莱斯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克莱斯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硅打浆与表面改性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洗涤剂中间体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