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657.2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谢鑫;陈宏业;徐鹏飞;岳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敏强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救生舱,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对煤矿事故调查的结果,在煤矿事故发生瞬间受到伤害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矿工是因为在矿井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逃离而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因此,如果能解决煤矿事故发生后矿工临时避难的问题,将会极大增加矿工的获救几率。
为此,设计一种煤矿用救生舱,为矿难发生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矿难发生后的各种伤害,对内能为被困人员提供氧气、食物和水,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用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用救生舱,包括:外层钢壳、内层钢壳、厕所、废弃物排放口、舱门、照明灯、钢桁架结构、观察窗、通风系统、饮用水出口管、饮用水进口管、水箱、氧气瓶、厕所门、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煤矿用救生舱采用圆顶双层钢壳结构,外层为外层钢壳,内层为内层钢壳,外层钢壳和内层钢壳中间有钢桁架结构,它起支撑作用;救生舱内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厕所,一部分为人员避难所,人员可通过厕所门进入厕所;在厕所内部下方还有一个废弃物排放口,可排出废弃物;救生舱侧边开了一个舱门,供人出入救生舱避难所使用;救生舱另一侧安装了一个观察窗,矿难时,内部人员可以观察外部环境;救生舱内部有照明灯、通风系统、饮用水进口管、饮用水出口管、水箱、蓄电池组和氧气瓶;照明灯在舱顶安装,氧气瓶、蓄电池组和水箱在舱体地面放置,通风系统一半在舱体内部,一半在舱体外部,可以使舱内空气和外界流通;蓄电池组平时与矿井内电路接通,时刻保持充满状态;舱内的水箱和矿井饮用水管道相接,饮用水从进口管流入、出口管流出,使水箱里的水一直保持新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煤矿用救生舱,采用圆顶双层钢壳结构,双层钢壳间由钢桁架结构支撑,增强了结构强度;舱内蓄电池与矿井内电路接通,时刻保持充满状态,保证了矿难时电池的续航能力;舱内水箱与矿井饮用水管道接通,平时作为管道的一部分,使水箱内的水一直保持流动更新,使水箱内的水一直保持清洁新鲜,矿难时作为舱内水源,提高了舱内人员生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煤矿用救生舱结构示意图。
图2为煤矿用救生舱纵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煤矿用救生舱作进一步说明。
图1,2中,1—外层钢壳、2—钢桁架结构、3—厕所、4—舱门、5—废弃物排放口、6—内层钢壳、7—照明灯、8—观察窗、9—通风系统、10—饮用水进口管、11—水箱、12—饮用水出口管、13—氧气瓶、14—厕所门、15—蓄电池组。
煤矿用救生舱采用圆顶双层钢壳结构,外层为外层钢壳1,内层为内层钢壳6,外层钢壳1和内层钢壳6由钢桁架结构2支撑。救生舱内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厕所3,一部分为人员避难所,人员可通过厕所门14进入厕所。在厕所3内部有一个废弃物排放口5,可排出废弃物。救生舱侧边开了一个舱门4,供人出入救生舱避难所使用。救生舱体上的观察窗8,可在矿难时内部人员观察外部环境使用。救生舱内部有照明灯7、通风系统9、饮用水进口管10、饮用水出口管12、水箱11、蓄电池组15和氧气瓶13。照明灯7有照明功能。通风系统9可以使舱内空气和外界流通,保持空气新鲜。水箱11与矿井饮用水管道接通,从饮用水进口管10流入、饮用水出口管12流出,平时作为管道的一部分,使水箱11内的水一直保持流动更新,使水箱11内的水一直保持清洁新鲜,矿难时作为舱内水源。舱内有蓄电池组15为舱内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蓄电池组15平时与矿井电路相通,使蓄电池组15时刻保持充满状态。
煤矿用救生舱外层为外层钢壳1,内层为内层钢壳6,外层钢壳1和内层钢壳6中间有钢桁架结构2。救生舱内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厕所3,一部分为人员避难所,厕所门14在厕所3和避难所中间安装。废弃物排放口5在厕所3内部下方。救生舱侧边开了一个舱门4,另一侧安装了一个观察窗8。救生舱内部有照明灯7、通风系统9、饮用水进口管10、饮用水出口管12、水箱11、蓄电池组15和氧气瓶13。照明灯7在舱顶安装,氧气瓶13、蓄电池组15和水箱11在舱体地面放置,通风系统9一半在舱体内部,一半在舱体外部。蓄电池组15平时和矿井电路相通。舱内的水箱11和饮用水进口管10、饮用水出口管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敏强,未经郭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多层套式组合搁物架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