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压双向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4973.X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环武;陈文峰;高洪远;周长波;徐超;罗波;贾超;吴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24/10;B01D24/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均压双向过滤器。
背景技术
2001年2月,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确定采用“无压容器”文物保护方案进行文物的原址水下保护。“无压容器”原理的核心为构建一个净水平压系统,该系统要求能够自动适应江水涨落,使题刻及其保护体内外始终处于平压状态。同时,系统运行须使保护体内水质清澈透明,保证水下观赏效果。经多方论证和研究构建的净水平压系统通过一体化净水器、净水管道、专用过滤器、循环水泵、阀门、浊度仪及压差计等一系列设备及部件的协同动作,启动自动平衡和循环处理程序,从而有效保证保护壳体结构在“静水”及“动水”状态下的“无压差”。
作为净水平压系统的核心组件,专用过滤器的研制决定整个系统的成功构建。专用过滤器须具备两项主要功能:其一,连通长江和保护体内外两种不同水质水相,自适应长江水位变化,实现内外水压动态平衡;其二,阻止外江水浊质对系统渗透产生明显影响。系统同时要求该专用过滤器为双向流以保证能够实现自动双向反冲洗。目前,常规的过滤器基本均为单向流,滤料截污,当水头损失达到设定值开始启动反冲洗。常规过滤器过滤须提供足够过滤水头,不能实现内外水压的动态平衡,起不到连通组件作用,同时也不能满足净水平压系统下的双向流和利用系统程序实现自动反冲洗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水质双向过滤流通的均压双向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均压双向过滤器,包括连通主管、连通支管、反冲洗排水管、放空管、滤柱及滤柱底座;所述连通主管上设置有连通主管蝶阀;所述连通主管蝶阀将连通主管分隔为连通主管上段和连通主管下段;
所述连通主管连接有所述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包括上连通支管及下连通支管;
所述滤柱侧面上端通过所述上连通支管与所述连通主管上段连接;所述滤柱顶部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连接;所述滤柱下部与所述滤柱底座连接;所述滤柱底座上段侧面通过所述下连通支管与所述连通主管下段连接;所述上连通支管中设置有上连通支管蝶阀;所述下连通支管中设置有下连通支管蝶阀;
所述滤柱内填充有均质滤料,所述滤柱下端内部设置有滤料垫层及滤板组件;所述滤料垫层及所述滤板组件高度高于所述下连通支管;
所述滤柱底座上部为直管,所述滤柱底座下部为倒圆锥形;所述滤柱底座下端通过放空球阀与所述放空管连接;所述滤柱上端通过所述反冲洗排水管与反冲洗排水球阀连接;所述滤柱与所述反冲洗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喇叭口隔网;
所述滤柱侧面下端还连接有反冲洗管;所述反冲洗管高度低于所述下连通支管。
所述连通支管、所述滤柱及所述连通主管的管径比例1为1:2:6。
所述均质滤料粒径为0.5-1.0mm,不均匀系数K80=0.65,高度为0.4m-0.6m;所述喇叭口隔网为直径为Ф80、厚1mm、规格为36目/英寸的不锈钢网;所述滤料垫层为粒径2mm-4mm的石英砂层。
所述滤柱还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连通主管上段及所述连通主管下段侧面均设置有测压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以下的技术效果:1)连通器和过滤器相结合:本实用新型用作两种不同浊质的连通组件,同时具备过滤效果,内外两种水相水压能够动态平衡,水质却不相互影响,解决了某一高浊质水相下连通低浊质水相,低浊质水相水质不受影响得以保护,同时两水相内外实现无压差的难题。2)双向流:本实用新型独特的结构设计,正反向均可实现过滤或过水,滤料却不发生流失,解决了一般过滤器只能单向过滤或者双向过滤后滤料易流失,无法反冲洗的难题。3)自动反冲洗:本实用新型作为净水平压系统的组件,当内部水相进行充水置换时,过滤器反向过水,通过控制内外压差实现反冲洗,解决了一般过滤器难以自动反冲洗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同时预留有反冲洗管接口,当内外压差不满足时,可通过外加反冲洗系统进行反冲洗。
附图说明
图1为均压双向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通主管;1A—连通主管上段;1B—连通主管下段;2—连通主管蝶阀;3—连通支管;3A—上连通支管;3B—下连通支管;4—连通支管蝶阀;4A—上连通支管蝶阀;4B—下连通支管蝶阀;5—滤柱;6—滤柱底座;7—放空球阀;8—放空管;9—反冲洗管;10—反冲洗排水管;11—反冲洗排水球阀;12—测压管接头;13—喇叭口隔网;14—均质滤料;15—滤料垫层;16—滤板组件;17—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4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