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钳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5402.8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卿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卿震 |
主分类号: | B26B17/00 | 分类号: | B26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钳具结构,详而言之是一种具有安全扣定装置的钳具结构,且该安全扣定装置对应于操作者其拇指部位,具有快速、便利的操作模式。
背景技术
钳类工具为最常使用的手工具之一,典型的钳类工具包含一对相互交错设置的钳体,钳体相对两端分别具有钳颚及钳柄,使钳颚形成钳类工具的夹持端,而钳柄则形成操作端。当使用者在操作钳类工具时,仅需以类似操作剪刀的方法,握持于钳柄上而操控钳颚的开合,以藉由钳颚执行夹持物件的操作。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097104419号专利案,其是一款习式切剪钳结构,其包括有一本体,由一第一钳柄及一第二钳柄所相互轴设组成,各钳柄皆具有一头部及一柄身,其第一钳柄对应第二钳柄部位形成有钩扣部,而第二钳柄于第一钳柄形成的钩扣部适当处设有一卡合体,利用该卡合体与钩扣部结合定位,能够使两钳柄固定于闭合状态,如此能使头部的工作面(诸如刀口或夹口)等危险部位亦呈现闭合型态。
前述现有的切剪钳结构虽具有闭合型态时的安全扣定结构,然而其安全扣定结构设置于第一钳柄及第二钳柄部之间,因此其在操作锁定或释放必须以双手操作较为便利,然而施工人员经常需一只手固定物件而另一只手操作手工具,因此在锁定或释放安全扣定结构时甚为不便。
鉴于前述现有的切剪钳结构其安全扣定结构不便于单手操作的缺点,本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缺失做为欲克服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推出一种钳具结构,其是一种具有安全扣定装置的钳具结构,且该安全扣定装置对应于操作者其拇指部位,具有快速、便利的操作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钳具结构,其是一种具有安全扣定装置的钳具结构,且该安全扣定装置对应于操作者其拇指部位,具有快速、便利的操作模式。
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具结构,包括一第一钳柄、一第二钳柄及一扣具,其中:
该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交叉枢设,以形成有一握柄端及一作业端,该第一钳柄于握柄端内面近枢设位置形成有一凸扣,该扣具枢设于第二钳柄,该扣具位于第二钳柄内面一侧形成有一能够枢扣于凸扣的卡钩,该扣具位于第二钳柄外面一侧形成有一控制杆。
如此,当使用者握拿于握柄端时,其拇指位置恰对应于控制杆位置,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拇指拨动控制杆,来切换凸扣及卡钩的定位与释放。
所述的钳具结构,其中:该凸扣对应卡钩一面形成有一第一斜导面,该卡钩对应凸扣一面形成有一第二斜导面。
所述的钳具结构,其中:该第一钳柄具有一第一钳体及一第一握柄,该第二钳柄具有一第二钳体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交叉枢设以形成该作业端,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一端相互枢设以形成该握柄端,该第二握柄具有一贯穿其内面处及外面处的穿槽,该扣具枢设于该穿槽内部。
由前述创作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钳具结构」,其具有一安全扣定装置,且该安全扣定装置对应于操作者其拇指部位,具有快速、便利的操作模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说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创作,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钳具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具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钳具结构切换扣具的剖视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钳具结构展开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钳柄;11-凸扣;111-第一斜导面;12-第一钳体;13-第一握柄;2-第二钳柄;21-第二钳体;22-第二握柄;23-穿槽;3-扣具;31-卡钩;311-第二斜导面;32-控制杆;4-握柄端;5-作业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钳具结构,其是一种具有安全扣定装置的钳具结构,且该安全扣定装置对应于操作者其拇指部位,具有快速、便利的操作模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钳具结构」包括一第一钳柄1、一第二钳柄2及一扣具3;
该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交叉枢设,以形成有一握柄端4及一作业端5,该第一钳柄1于握柄端4内面近枢设位置形成有一凸扣11,该扣具3枢设于第二钳柄2,该扣具3位于第二钳柄2内面一侧形成有一能够枢扣于凸扣11的卡钩31,该扣具3位于第二钳柄2外面一侧形成有一控制杆32;
如此,当使用者握拿于握柄端4时,其拇指位置恰对应于控制杆32位置,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拇指拨动控制杆32,来切换凸扣11及卡钩31的定位与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卿震,未经杨卿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5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清漂打包一体船
- 下一篇:重载电动二轮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