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6194.3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石红敏;李振平;张永刚;靳晓静;郑小松;钟洪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50 | 分类号: | G01B3/5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孔是机械加工零件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特征,有时一个零件上会有多组孔,孔径也各不相同。关于孔径的测量方法与效率是生产中更关心的问题。考虑孔径公差大小不同,目前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有卡尺、环规,虽然可以测量出孔径的实际值,但对于多组孔,且每组孔数较多的零件,要完成每个孔的测量就显得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径测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孔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圆柱状结构,包括手持部位、孔径通端、孔径止端,所述手持部位的两端分别连接孔径通端、孔径止端;所述孔径通端、孔径止端的直径不相同;所述孔径通端、孔径止端均为螺栓状结构。
所述手持部位为一圆柱,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孔径通端、孔径止端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孔径通端的直径为待检测零件中孔径的极小值,所述孔径止端的直径为待检测零件中孔径的极大值。
所述手持部位的表面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批量零件,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孔径尺寸的合格性,在逐一对孔径进行检测时,其检测效率大大高于卡尺和环规。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零件的检测时间,为零件的质量和生产交付作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孔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过本实用新型测量孔径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孔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孔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圆柱状结构,包括手持部位1、孔径通端2、孔径止端3,所述手持部位1的两端分别连接孔径通端2、孔径止端3;所述孔径通端2、孔径止端3的直径不相同;所述孔径通端2、孔径止端3均为螺栓状结构。
所述手持部位1为一圆柱,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孔径通端2、孔径止端3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孔径通端2的直径为待检测零件中孔径的极小值,所述孔径止端3的直径为待检测零件中孔径的极大值。
所述手持部位1的表面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凸起,增加使用时的摩擦力,防止脱手。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过程:
如图1、2所示,所述孔径通端2的直径依据生产图纸中孔径的极小值设计制造,记为T;所述孔径止端3的直径依据生产图纸中孔径的极大值设计制造,记为Z;在检测某组孔的孔径时,当所述孔径通端2能够完全通过孔,同时所述孔径止端3过大而无法通过孔,则称孔径合格;当孔径通端2过大而无法通过孔,则称孔径过小,孔不合格,需返工;当孔径通端2能够完全通过孔,而所述孔径止端3也能完全通过孔,则孔径过大,孔超差。
本实用新型依据图纸孔径的尺寸公差,分别以孔径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对应设计制造测量装置上的孔径通端2和孔径止端3,特别适合于φ1~φ20的孔径测量。
在测量某零件的同一组孔时,可先使用孔径通端2对该组孔逐一进行测量,判断出是否有小于极小值的孔,然后再使用孔径止端3对该组孔逐一进行检测,判断出是否有大于极大值的孔,即超差孔。经统计分析,通过本实用新型测量一个孔的时间仅需1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6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准件套筒检验校对规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吸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