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腐蚀液体混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6633.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劳华均;李如松;叶海雷;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液体 混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腐蚀液体混匀器。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多种对人有害的腐蚀性液体进行混合,比如腐蚀性强酸硫酸、硝酸、盐酸、高氯酸等有机试剂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盛放腐蚀性混合溶液的容器不能摇、不能振荡;而一些容器由于结构原因,对腐蚀性液体混合时不能进行搅拌。因此,要对这些腐蚀性液体混合均匀,需要设计一种耐腐蚀,混合温和,混合效果好的混合器。现有的实验室中对腐蚀性液体的混合,往往是将多种腐蚀性液体倒到一起,等待其自然混合,实验过程耗时长,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速有效以及安全实用的腐蚀液体混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腐蚀液体混匀器,包括椭圆形球囊和玻璃吹管,所述的椭圆形球囊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的玻璃吹管的上端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的玻璃吹管上且靠近其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内设置有第一气动单向阀,所述的玻璃吹管内且位于所述的进气管的下方处设置有第二气动单向阀,所述的第一气动单向阀的气流方向为从外到里,所述的第二气动单向阀的气流方向为从上到下。
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玻璃吹管相互垂直。
所述的椭圆形球囊由橡胶制成。
所述的玻璃吹管呈中空圆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腐蚀液体混匀器,包括椭圆形球囊和玻璃吹管,其进气管内设置有第一气动单向阀,玻璃吹管内且位于进气管的下方处设置有第二气动单向阀,第一气动单向阀的气流方向为从外到里,第二气动单向阀的气流方向为从上到下,当外力捏球囊时,空气从球囊经过玻璃吹管主体吹出,而不能从垂直的气动单向阀吹去。当球囊撤去外力,空气从外部经过垂直的单向阀进入球囊,而空气不能从玻璃吹管主体进入球囊,从而在吹气混匀过程中有效的防止了腐蚀性液体倒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腐蚀液体混匀器,该装置通过吹气的方式对腐蚀性液体进行混匀,能够实现对多种腐蚀性液体进行快速有效混匀,防止腐蚀性液体倒吸,提高实验安全性,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具有较高的普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腐蚀液体混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腐蚀液体混匀器使用原理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腐蚀液体混匀器使用原理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腐蚀液体混匀器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
一种腐蚀液体混匀器,如图1所示,包括椭圆形球囊1和玻璃吹管2,椭圆形球囊1的下端开口与玻璃吹管2的上端开口密封连接,玻璃吹管2上且靠近其上端开口处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内设置有第一气动单向阀4,玻璃吹管2内且位于进气管3的下方处设置有第二气动单向阀5,第一气动单向阀4的气流方向为从外到里,第二气动单向阀5的气流方向为从上到下。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进气管3与玻璃吹管2相互垂直,椭圆形球囊1由橡胶制成;玻璃吹管2呈中空圆柱形。
如图2所示,当外力捏椭圆形球囊1时,空气从椭圆形球囊1经过玻璃吹管2中的第二气动单向阀5吹出,而不能从进气管3吹去。如图3所示,当椭圆形球囊1撤去外力,空气从外部经过进气管3中的第一气动单向阀4进入椭圆形球囊1,而空气不能从玻璃吹管2进入椭圆形球囊1,从而在实现吹气混匀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腐蚀性液体倒吸(如图4所示)。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6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防水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防水手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果冻生产的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