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末梢血采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7925.6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末梢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分析仪的微量末梢血采集管。
背景技术
目前,末梢血的采集通常是在指端(手指或脚指)上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先使用锐器在指端刺一个微小的创口,将指端创口部位搁在微量血液采集管管口,末梢血流出后从管口流入微量血液采集管中。现有的微量采血管的外形均为管底底部为球面圆底,管底周边设计一圈比管底略长一点的裙边,这样的设计导致在自动分析仪取样时,为了达到分析仪所需要的样品量,需要采集病人更多的末梢血样;在应用于自动分析仪时,为了弥补高度不够的因素,目前通常采用增加增高棒或试管的方式来实现上机操作,使用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量末梢血采集管。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量末梢血采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端帽、内凹曲面,所述管体和端帽紧密配合插接,所述管体的端管设置有所述内凹曲面,所述管体底部设置为锥度圆底,以便增加取样针没入血样中的深度。
较佳的,所述管体、端帽插接处设置有防松、密封结构,所述防松、密封结构包括外凸肩、外凸环、环形槽、内凸环,所述管体外壁上管口设置有所述外凸肩,所述管体外壁上管口与所述外凸肩之间设置有所述外凸环,所述外凸环与所述外凸肩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端帽端口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凸环,所述端帽内壁上的内凸环与所述管体外壁上环形槽相契合。
较佳的,所述端帽内壁上的内凸环、所述管体外壁上的环形槽、所述管体外壁上外凸环的轴向截面形状为楔形。
较佳的,还包括裙边,所述管体底部裙边沿所述管体高度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使之能适应于各类型的自动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底设计为锥度圆底,增加取样针没入血样中的深度,便于取样针能更多的吸取样品,从而避免需要从样本体采集更多血样。通过将底部裙边增加长度,以便适应于各类型的自动分析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端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中1. 端帽, 2. 管体, 3. 外凸环,4. 内凸环,5. 外凸肩,6. 环形槽,7. 裙边,8. 内凹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微量末梢血采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2、端帽1、内凹曲面8,所述管体2和端帽1紧密配合插接,所述管体2的端管设置有所述内凹曲面8,所述管体2底部设置为锥度圆底,以便增加取样针没入血样中的深度。
所述管体2、端帽1插接处设置有防松、密封结构,所述防松、密封结构包括外凸肩5、外凸环3、环形槽6、内凸环4,所述管体2外壁上管口设置有所述外凸肩5,所述管体2外壁上管口与所述外凸肩5之间设置有所述外凸环3,所述外凸环3与所述外凸肩5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槽6,所述端帽1端口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凸环4,所述端帽1内壁上的内凸环4与所述管体2外壁上环形槽6相契合。所述端帽1内壁上的内凸环4、所述管体2外壁上的环形槽6、所述管体2外壁上外凸环3的轴向截面形状为楔形。还包括裙边7,所述管体2底部裙边7沿所述管体2高度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使之能适应于各类型的自动分析仪。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覆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7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针柄双粘性采血针
- 下一篇:远程无线多功能监护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