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收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8034.2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华 |
主分类号: | D06F57/12 | 分类号: | D06F5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收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衣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衣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洗完衣服后都要将其悬挂晾干。但是,悬挂晾干有个很大的缺点,即是一旦下雨而碰到人又不在家,那么衣服便会被淋湿,相当于白洗了。针对这个问题,也有研究者研究了一些自动收衣机,但是这些机器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造价高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衣机,具有多功能、适用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收衣机,包括收衣箱和收衣架,所述收衣架设在收衣箱内,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收衣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第五斜杆和第六斜杆,所述收衣箱内壁分别与两根斜向上得第一斜杆的低端连接,两个第一斜杆的高端分别与第一横杆的两端连接;所述收衣箱内壁与两个斜向下的第二斜杆的高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杆中部皆设有长条形空孔,所述第二斜杆分别穿过第一斜杆上得长条形空孔;所述第二斜杆的低端分别与斜向上的第三斜杆的低端连接,两个第三斜杆的高端分别与第二横杆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两端分别与斜向下的第四斜杆的高端连接,第四斜杆的低端分别与斜向上的第五斜杆的低端连接,第五斜杆的高端分别与第三横杆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斜向下的第六斜杆的高端。第六斜杆的低端与第五斜杆的中端轴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爪、控制器、感应器和气缸;所述第一横杆与固定爪连接,所述固定爪与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感应器设置在第三横杆上;所述气缸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感应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收衣箱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由控制器控制。
具体地,所述固定爪为O型固定爪,所述第一横杆穿过O型固定爪中间空孔部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使用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设有风机,使得当衣服未干而又遇到下雨时,可风机自动进行吹干,这样功能性更强,避免了未干的衣服收进收衣箱后便臭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值得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收衣箱,2-收衣架,21-第一横杆,22-第二横杆,23-第三横杆,24-第一斜杆,25-第二斜杆,26-第三斜杆,27-第四斜杆,28-第五斜杆,26-第六斜杆,3感应器,4-固定爪,5-气缸,6-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收衣机,包括收衣箱1、收衣架2和控制机构,所述收衣箱优选为方形,收衣箱底端四个角皆设有滑轮,使得收衣箱可十分方便的四处移动。所述收衣箱内设有收衣架。所述收衣架包括三根横杆和十二根斜杆,所述收衣箱内壁上分别连接有两根斜向上得第一斜杆24的低端,第一斜杆的高端连接有第一横杆21;所述收衣箱内壁两个第一斜杆连接点上方分别连接有斜向下的第二斜杆25的高端,所述第一斜杆中部设有长条形空孔,所述第二斜杆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斜杆上得长条形空孔。所述第二斜杆的低端轴分别连接有斜向上的第三斜杆26的低端,第三斜杆的高端连接有第二横杆22。所述第一横杆两端分别连接有斜向下的第四斜杆27的高端,第四斜杆的低端轴连接有斜向上的第五斜杆28的低端,第五斜杆的高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横杆23的两端。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斜向下的第六斜杆29的高端。第六斜杆的低端与第五斜杆的中端轴连接。使得三根横杆的相对位置可改变,三根横杆即可紧贴也可拉开。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感应器3和推拉装置;所述感应器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推拉装置。
所述推拉装置包括固定爪4和气缸5,所述固定爪为O型,所述第一横杆穿过O型固定爪的中空部分,所述固定爪与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气缸由控制器控制。
所述感应器3设在第三横杆上。所述气缸通过支撑架被固定在收衣箱内壁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收衣箱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由控制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华,未经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8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