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倒绷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8777.X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胡西民;毕义涛;盛新权;涂锋;黄永刚;宋清泉;乔卫平;王永明;蔡子胥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子胥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F16G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倒绷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绷绳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倒绷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业开工准备中首要任务就是校正井架,如何正确的校正井架,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松紧井架绷绳来实现的,当井架偏移过大时,则需要倒绷绳作业,目前操作为徒手操作,首先将花篮螺丝松开至最大允许的范围,而后卡好绷绳保险绳,卸掉全部绳卡,用4-5人共同拉拽收紧绳,然后重新卡好,调节花篮螺丝拉紧绷绳,耗时约1小时左右,耗时,费力,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倒绷绳装置,方便回拉绷绳便于重新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快速倒绷绳装置,包括骨架和操作手柄,骨架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转轴分别设置单向卡齿和操作手柄,骨架的一端设置导轮,另一端通过转动柱设置U型固定座,U型固定座上设置固定插销,导轮一侧设置收紧绳固定块,收紧绳的一端固定在收紧绳固定块上,另一端穿过收紧绳滑轮钩经导轮固定在单向卡齿一侧的固定轮上,U型固定座一侧的骨架内部通过顶紧装置设置固定卡块,固定卡块与单向卡齿相咬合,固定卡块上设置手柄,操作手柄上通过顶紧装置设置推动块,并且推动块与单向卡齿相咬合,顶紧装置包括弹簧和弹簧固定板,弹簧固定板上分别设置与弹簧固定板垂直的三角固定板,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固定旋转座与弹簧固定板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轮的直径小于单向卡齿的直径。
拉紧收紧绳时,转动操作手柄,使推动块推动单向卡齿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固定轮收紧收紧绳,在固定卡块的阻挡下,使单向卡齿无法顺指针转动,起到固定单向卡齿的作用,防止收紧绳回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够快速回拉绷绳,实现倒绷绳的功能,以减轻倒绷绳作业的劳动强度,加快作业进度,而且无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骨架2操作手柄3固定转轴4单向卡齿5导轮6转动柱7U型固定座8固定插销9收紧绳固定块10收紧绳11收紧绳滑轮钩12固定轮13固定卡块14手柄15推动块16弹簧17弹簧固定板18三角固定板19弹簧固定旋转座。
具体实施方式
快速倒绷绳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骨架1和操作手柄2,骨架1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转轴3分别设置单向卡齿4和操作手柄2,骨架1的一端设置导轮5,另一端通过转动柱6设置U型固定座7,U型固定座7上设置固定插销8,导轮5一侧设置收紧绳固定块9,收紧绳10的一端固定在收紧绳固定块9上,另一端穿过收紧绳滑轮钩11经导轮5固定在单向卡齿4一侧的固定轮12上,U型固定座7一侧的骨架1内部通过顶紧装置设置固定卡块13,固定卡块13与单向卡齿4相咬合,固定卡块13上设置手柄14,操作手柄2上通过顶紧装置设置推动块15,并且推动块15与单向卡齿4相咬合,顶紧装置包括弹簧16和弹簧固定板17,弹簧固定板17上分别设置与弹簧固定板17垂直的三角固定板18,弹簧16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固定旋转座19与弹簧固定板17连接。
为了便于收紧绳10缠绕在固定轮12上,所述固定轮12的直径小于单向卡齿4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拉紧收紧绳10时,转动操作手柄2,使推动块15推动单向卡齿4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固定轮12收紧收紧绳10,在固定卡块13的阻挡下,使单向卡齿4无法顺指针转动,起到固定单向卡齿4的作用,防止收紧绳10回弹。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子胥,未经蔡子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8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