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聚氯乙烯线圈的模条抽芯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8843.3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聚氯乙烯 线圈 模条抽芯式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聚氯乙烯线圈生产的模具。
背景技术
电器或者的设备的电线有时候会需要一种用于护线的线圈,具体是线圈通过线圈的凹槽卡在金属板上,中间穿电线,其目的是保护电线不被金属板割破。现市场上的线圈为注塑制成,一般情况下,带孔的线圈采用侧面分型的话,需要有滑块抽芯,这类模具结构比没有滑块的模具要复杂些,模具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聚氯乙烯线圈的模条抽芯式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聚氯乙烯线圈的模条抽芯式模具,包括活动的上模和固定的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模芯,所述模芯开有用于注塑出线圈主体的主型腔,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位于模芯后端位置处设置有模条,所述模条前端设置有可伸入主型腔注塑出线圈孔的抽芯杆,所述模条的后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模条和抽芯杆之间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顶杆连接,所述模条的后端设置有三角斜面。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上模上开有浇筑口,所述压板上开有浇筑口与连通的主浇道,所述模芯的主型腔之间开有与压板的主浇道连通的分流道。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下模的前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模条的治具支架。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主型腔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下模的下方设置有顶针板和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治具支架包括有左右各一个凹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通过模条的设计,不但简化了模具的结构,而且操作也容易,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模芯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应用于聚氯乙烯线圈的模条抽芯式模具,包括活动的上模1和固定的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模芯3,所述模芯3开有用于注塑出线圈主体的主型腔31,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位于模芯3后端位置处设置有模条4,所述模条4前端设置有可伸入主型腔31注塑出线圈孔的抽芯杆41,所述模条4的后端设置有顶杆5,所述顶杆5上套装有压缩弹簧51,所述模条4和抽芯杆41之间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与顶杆5连接,在注塑过程中可通过顶杆5控制压板6压入,保证注塑效果。所述模条4的后端设置有三角斜面42,可方便模条4在开模后取出。
为了方便注塑后的线圈冷却取出,所述下模2的前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模条4的治具支架7。作为一种优选项,所述治具支架7包括有左右各一个凹形板7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所述主型腔3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33,避免合模过程中出现移位错位导致出次品。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应用于聚氯乙烯线圈的模条抽芯式模具,包括活动的上模1和固定的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模芯3,所述模芯3开有用于注塑出线圈主体的主型腔31,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位于模芯3后端位置处设置有模条4,所述模条4前端设置有可伸入主型腔31注塑出线圈孔的抽芯杆41,所述模条4的后端设置有顶杆5,所述顶杆5上套装有压缩弹簧51,所述模条4和抽芯杆41之间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与顶杆5连接,所述模条4的后端设置有三角斜面42。所述上模1上开有浇筑口11,所述压板6上开有浇筑口11与连通的主浇道61,所述模芯3的主型腔31之间开有与压板6的主浇道61连通的分流道32。
所述下模2的下方设置有顶针板8和复位杆81,所述复位杆81上套装有复位弹簧82,方便顶针在顶出成品后复位。
在实际生产时,其步骤如下:
1)调试好注塑机,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
2)把装配体的模芯3放入在下模2的相应位置,带有压缩弹簧51的顶杆5放在下模2的定位槽里。
3)合模,PVC胶料从注塑机最先流经浇筑口11,再经过模条4的主浇道61、分流道32进入模芯3的主型腔31。
4)经过设定的合模时间,然后分模,上模1从分型面向上移动;经过一定的冷却时间后,顶针板8的顶辊从顶辊孔向上顶,操作员把模条4从模具中取出,再放在模具前端的治具支架7,操作员待产品冷却后,从模条4的抽芯杆41上面抽出产品。
5)再重复以上操作。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8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冗余正铲液压挖掘工作机构
- 下一篇:一种观察光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