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风扇带耳扣的转尾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8999.1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H01R13/73;H01R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风扇 带耳扣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插头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风扇、电风筒等电器的转尾插头。
背景技术
电风扇、电风筒等电器在实际使用时往往需要挪动位置或者搬来搬去的,而且使用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导致需要电器的插头尾端带转尾设计。有设计人设计了一种转尾结构,具体可参照专利号为201320006466.3的《360度旋转接头》,当中提到包括电源线及呈阶梯轴状的塑料转体结构,并设有第一金属柱和第二金属柱对应第一固定金属压片和第二固定金属压片以实现转尾套作360度旋转。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结构不能解决旋转时内部电线导体容易折断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过于复杂,反而影响了旋转结构本身的使用寿命,也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风扇带耳扣的转尾插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风扇带耳扣的转尾插头,包括转尾套和位于转尾套后端的电源线,所述转尾套的前端设置有胶圈,所述胶圈的边沿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卡位挡圈,所述转尾套的转角位外侧处设置有挂耳扣。
作为一种优选项,所述胶圈内插装有与电源线的零线连接的金属圈,其中所述金属圈的后端设置有接线铆压口,所述金属圈内插装有绝缘圈,所述绝缘圈的后端设置有挡圈,所述绝缘圈内插装有与电源线的火线连接的金属插针,所述金属圈和绝缘圈的前端伸出胶圈,所述金属插针的前端伸出绝缘圈,所述金属插针的前端伸出绝缘圈后端的挡圈。
作为一种优选项,所述绝缘圈的挡圈设置有平口位。
作为一种优选项,所述挂耳扣的靠外侧与转尾套的结合处设置有加厚位。
作为一种优选项,所述绝缘圈的前端面相对金属圈的前端面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转尾插头结合了电风扇、电风筒等的使用特点,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具体通过挂耳扣的设计,避免转尾位置折弯过度损坏电线,也方便电器电源线的收纳,此外通过经改良的旋转结构,简化了原来复杂且不耐磨的旋转结构,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胶圈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圈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圈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插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风扇带耳扣的转尾插头,包括转尾套1和位于转尾套1后端的电源线12,所述转尾套1的前端设置有胶圈2,所述胶圈2的边沿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卡位挡圈21,所述转尾套1的转角位12外侧处设置有挂耳扣3,通过挂耳扣3就可避免转尾位折弯过度损坏内部的电线导体,也可以用来收纳电风筒的电源线12。其中所述挂耳扣3的靠外侧与转尾套1的结合处设置有加厚位31,提高挂耳扣3的结构强度。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电风扇带耳扣的转尾插头,包括转尾套1和位于转尾套1后端的电源线12,所述转尾套1的前端设置有胶圈2,所述胶圈2的边沿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卡位挡圈21,所述转尾套1的转角位12外侧处设置有挂耳扣3。参照图1~图5,所述胶圈2内插装有与电源线12的零线连接的金属圈4,其中所述金属圈4的后端设置有接线铆压口41,所述金属圈4内插装有绝缘圈5,所述绝缘圈5的后端设置有挡圈51,所述绝缘圈5内插装有与电源线12的火线连接的金属插针6,所述金属圈4和绝缘圈5的前端伸出胶圈2,所述金属插针6的前端伸出绝缘圈5,所述金属插针6的前端伸出绝缘圈5后端的挡圈51,上述结构作为新型的旋转结构,其旋转足够灵活,结构也简单易安装。所述绝缘圈5的挡圈51设置有平口位52,便于金属圈4的线铆压口41伸出,也避免绝缘圈5部分出现错位。所述绝缘圈5的前端面相对金属圈4的前端面凸出,降低短路风险。
在实际生产时,其步骤如下:
1) 电源线12进行外剥内剥开叉。
2) 先把胶圈2导入零线的一支上面,并防止胶圈2不要从电源线12脱落。
3) 调试好端子机,例如主要是铆压的拉力,电源线12的火线部分铆压接金属插针6,零线部分铆压接金属圈4的接线铆压口41。
4) 调试好电炉铁,直止能使用,铆压的铜针处,进行加锡处理,增加牢固性。
5) 把己铆压的金属插针6穿入绝缘圈5里,向前推动,直止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8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