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投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9491.3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璐;陈俊;向学科;邹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万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投递 系统 | ||
1.一种智能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语音接收模块、编译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语音接收模块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五输入端、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六输入端、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七输入端以及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八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六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九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所述语音接收模块获取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编译码模块,所述编译码模块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生成数字语音信息,并将所述数字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数字语音信息与预存语音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执行相应的快件投递操作或快件收取操作;
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的时钟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IIS总线串行数据输入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的IIS总线时钟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IIS总线通道时钟选择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六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IIS总线串行数据输出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通用数据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通用数据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通用数据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编译码模块包括音频编译码器、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七电阻;
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系统时钟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数据输出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位时钟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字选择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四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抽选过滤器溢出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第一左声道模数转换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五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第一右声道模数转换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六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第二左声道模数转换端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七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第二右声道模数转换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八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L3总线模式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九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L3总线时钟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L3总线数据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L3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参考电压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左声道数模转换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四输出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右声道数模转换端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五输出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快速静音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一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状态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二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第一测试控制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三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第二测试控制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四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模数转换模拟接地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数模转换模拟接地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模数转换负极参考电压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数字接地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模数转换模拟电源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五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模数转换正极参考电压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六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数字电源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七输入端,所述音频编译码器的数模转换模拟电源端为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八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投递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八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五输入端和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六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编译码模块的第十七输入端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对匹配结果和所述操作进行显示,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将所述操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上位机,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编译码模块进行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万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万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94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形的多面相框
- 下一篇:洗衣机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