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外凸筋一次性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0170.5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国;王开亮;陈振家;陈兴长;侯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炜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外凸筋 一次性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外凸筋一次性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的产品都是通过冲压来完成,由于冲压的效率高,对于大批量的零部件特别适合,特别是汽车的零部件大部分都是通过冲压来完成,随着汽车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生产商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也非常高,零部件的生产厂家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将一件产品加工成双外凸筋,现在的加工工艺至少需要两道工序,将工件折弯两次,这样就会造成多次定位,使产品的定位基准发生变化,使产品的精度下降,同时两次成型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使产品的性价比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外凸筋一次性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外凸筋一次性成型装置,包括上模与下模,
所述上模下部中间位置安装有上气体弹簧,所述上气体弹簧下部固定连接有压模,所述上模下部两侧均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直驱动块;
所述下模上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支撑座,所述下模上部两侧均安装有结构相同的下气体弹簧,所述下气体弹簧上部安装有转轴基座;
所述支撑座中部两侧加工有斜面;
所述转轴基座内侧前端安装有成型模,所述转轴基座上部加工有滑动槽,在所述滑动槽上安装有平驱动块;
所述平驱动块的内侧面中部加工有凹模;
所述成型模为钩子形状,在所述成型模末端加工有转轴孔,所述成型模中部外侧加工有与所述斜面相配合的工作斜面,所述成型模上部外侧加工有过渡段,所述成型模上端加工有与所述凹模相配合的凸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气体弹簧、所述压模及所述支撑座成一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基座与所述成型模通过转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槽内部安装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弹簧为螺旋式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上模与所述直驱动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下模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成型模加工成钩子形状,同时采用转轴连接的方式与转轴基座连接,当转轴基座下降的同时,通过与支撑座的斜面作用,实现成型模的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组合,使外凸筋一次成型;在滑动槽内部安装弹簧及在上模与下模上安装上气体弹簧与下气体弹簧,可实现快速复位及柔性定位,缩短进料及出料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精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外凸筋一次性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图1所示成型装置的未加工工件;
图4为图1所示成型装置的加工后工件;
图5为图1所示成型装置的平驱动块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成型装置的成型模的剖视图。
图中:1、上模;2、上气体弹簧;3、压模;4、直驱动块;5、平驱动块;6、弹簧;7、滑动槽;8、转轴基座;9、转轴;10、成型模;11、下气体弹簧;12、下模;13、工件;14、支撑座;21、凹模;31、转轴孔;32、工作斜面;33、过渡段;34、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炜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炜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0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