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吸引型电子烟雾化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1045.6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电子 烟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领域的产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中的雾化芯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吸食烟草对身体的危害,逐渐限制甚至在某些场合禁止吸食烟草,以免给人的身体健康和周边环境带来影响。但是由于大部分烟民吸烟已经成瘾,不是很容易就能完全戒掉吸食烟草的,于是出现了一种电子烟的产品,就是目前市场流行的以电加热来雾化含有尼古丁的液体,通过吸食这种雾气来满足吸食者的需求,在某些程度上有代替烟草的趋势。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是通过电热丝加热一种液体的电子烟液,使电子烟液雾化后,吸食电子烟的雾,不再吸食因燃烧产生的烟,因而不再吸入固体颗粒,而是吸入液体颗粒。而液体颗粒是人工制作的电子烟液产生的,其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上可以实现精确控制,也不会产生燃烧时出现的焦液这种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
公知的电子烟结构一般包括电子烟电池,控制电路和电子烟雾化装置,其中的电子烟雾化装置是做成一个雾化室。如图1所示,雾化室内设置雾化芯,雾化芯由壳体1内设电热丝2,电热丝2缠绕成螺旋状,螺旋状电热丝2内部再设置绳状导液纤维棉3,通过导液纤维棉3,再经过位于雾化芯壳体1侧面开设的进液孔4与一外部储液室连通,以便于导液纤维棉3的渗透作用将电子烟液导入雾化芯的电热丝2处加热雾化。为了实现吸烟的功能,还需要从设置在雾化芯壳体底部的进气孔7引入空气以造成气流的流动带动雾化后的雾吸入人体。该气流从雾化芯壳体的下部向上流动,形成气流5,而电热丝2则通过导线6与电源连接。但是现有产品中存在下述难以克服的缺陷。
一是进气孔7设置在雾化室下部,而导液纤维棉3设置在进气孔7的上部,导液纤维棉3是靠渗透作用,通过设置在雾化芯壳体的进液孔4吸附电子烟液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吸附电子烟液,需要该进液孔开口尽可能的大,至少不能小于导液纤维棉3的截面才能实现较好的进油目的。但是,该开口比较大时,当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导液纤维棉3便会渗出电子烟液,渗出的电子烟液滴下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从进气孔7流出,而一般进气孔7是不可关闭的,因为关闭后便不能进气,也就不能吸烟了。从外部看产生的影响便是电子烟液会从进气孔流出来,影响清洁和感觉。
二是由于电子烟靠电热丝热雾化烟液的,当长时间雾化接通电源时,即使较大的进液孔也不能很好的满足进液的需求了,造成电子烟液供应不上,供应不上电子烟液时便会产生电热丝和导液纤维棉的干烧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吸出的雾气的温度,容易烫嘴让吸食者感到难以接受。同时由于干烧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吸食电子烟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人设计了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负压吸引型电子烟雾化芯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型电子烟雾化芯结构,其可以通过增强的负压吸引作用,实现尽量缩小进液孔的尺寸,进而可以实现减少漏液和增加吸食时供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引型电子烟雾化芯结构,包括雾化芯壳体、电加热丝、导液纤维棉。所述雾化芯壳体内设置加热丝,加热丝周边设置导液纤维棉,雾化芯壳体设置进液孔,导液纤维棉端部设置在进液孔处。所述进液孔部位的雾化芯壳体向内突出设置一环形带的喉部,进液孔处雾化芯内径小于雾化芯其它部位内径。
所述电加热丝为螺旋形设置,导液纤维棉设置成绳状,并设置在螺旋内,且其截面积大于雾化芯壳体进液孔的面积。
所述电加热丝为螺旋形设置,导液纤维棉设置成绳状,设置在螺旋内,加热丝螺旋外也可另包设导液纤维棉,导液纤维棉总截面积大于雾化芯壳体进液孔的面积。
所述进液孔是单一圆形孔。
所述进液孔是多个孔洞组合形成的筛形进液孔。
所述进液孔是多个长条形孔组合形成的栅形进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结构是利用物理学上常用的文丘里原理,在雾化芯壳体的进液孔处设置向内的突出环,进而使该处的口径变小,在吸食电子烟时,此处的气流流速增加,进而产生一定的负压区,该负压会作用于进液孔外的液体,使电子烟液快速的流进导液纤维棉,进而进入加热区域加热雾化。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产生负压吸引作用,因而可以将进液孔的面积做的小些,甚至可以使用筛状孔或者栅状孔的结构。这些结构都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未吸食过程中过量进液漏液的现象,也可以避免在吸食时供液不足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芯雾化部位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雾化芯雾化部位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宜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宜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1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套熨烫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可移动烟灰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