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有配水结构的侧向进水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1545.X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夏绍凤;王矛矛;高文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0 | 分类号: | E03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3004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有配水 结构 侧向 进水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配水结构的侧向进水泵站。
背景技术
泵站按进水方式的不同分为正向进水泵站和侧向进水泵站。正向进水泵站的出水水流与进水水流的方向一致。正向进水泵站的水流逐步扩散,流态较平顺,流速稳定,并且正向进水泵站的结构形式比较简单。但是,这种进水泵站需要的场地较大,占地较广,不适宜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建造。
侧向进水泵站的出水水流与进水水流的方向之间有一定的角度,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但是,这种结构形式的泵站的配水不均匀,容易形成回流或漩涡,水流的流态较差,流速分布不均匀。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配水均匀、流态稳定、占地面积较小的泵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水均匀、流态稳定、占地面积较小的设置有配水结构的进水泵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配水结构的侧向进水泵站,至少包括进水管,进水格栅,泵站前池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中的水经所述进水格栅过滤后流入所述泵站前池,所述进水格栅与所述泵站前池之间还设置有配水槽;所述配水槽包括底部配水孔和所述配水槽顶部的配水堰,所述配水堰配水方向与所述出水管出水方向一致;进水通过所述配水槽进入所述泵站前池。
优选地,所述配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配水孔,多个所述配水孔的总面积小于所述进水管的总面积。
优选地,所述配水孔的数量与泵站内水泵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每一所述配水孔的中心线和与之对应设置的水泵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
优选地,配水堰配水方向与所述出水管出水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配水结构的侧向进水泵站,由于在进水格栅与泵站前池之间设置有配水槽,进水通过配水槽顶部的配水堰进入泵站前池,从而将进水从点配水形式改变为线配水形式。由于配水堰配水方向与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一致,故同时也将进水方向从侧向进水实际转化为正向进水,提高了水流的稳定性,克服了侧向进水配水不均匀、易形成回流、流态较差的缺点,同时具有泵站结构形式紧凑,占地面积较小的优点,有效降低了泵站的成本。
由于在配水槽的底部设置有配水孔,泵站排水初期进水通过配水孔进行配水后进入泵站前池。另外,由于配水孔的总面积小于进水管的总面积,进水逐渐积聚在配水槽内,当配水槽内的水位超过配水堰的高度时,进水通过配水堰配水后进入泵站前池。从而减小堰上水位与泵站前池水位之差,不至于因跌水而在泵站前池产生大量气泡,更有利于水泵安全稳定的运行。
由于设置于配水槽底部的配水孔与水泵数量相对应,不仅使得泵站前池配水更加均匀,而且降低了配水孔的施工难度,降低了建设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配水结构的侧向进水泵站,图中箭头所示为进水的流向。
该进水泵站包括进水管1、进水格栅2、泵站前池3和出水管4,进水格栅2与泵站前池3之间还设置有配水槽5。
进入进水管1的水依次通过进水格栅2和配水槽5后流入泵站前池3内,然后通过出水管4流出。配水槽5包括底部配水孔和顶部配水堰51,配水堰51配水方向与出水管4的出水方向一致。
由于在进水格栅与泵站前池之间设置有配水槽,进水通过配水槽顶部的配水堰进入泵站前池,从而将进水从点配水形式改变为线配水形式。由于配水堰配水方向与出水管的出水方向一致,故同时也将进水方向从侧向进水实际转化为正向进水,提高了水流的稳定性,克服了侧向进水配水不均匀、易形成回流、流态较差的缺点,同时具有泵站结构形式紧凑,占地面积较小的优点,有效降低了泵站的成本。
配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配水孔52,泵站内设置有四个水泵。四个配水孔52的总面积小于进水管1的总面积。由于在配水槽的底部设置有配水孔,泵站排水初期进水通过配水孔进行配水后进入泵站前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1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拉设计的电路板
- 下一篇: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