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梁碳纤维抗震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1938.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权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99 重庆市彭***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碳纤维 抗震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框架梁碳纤维抗震加固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框架梁按照位置可分为:屋面框架梁、楼层框架梁、地下框架梁。在现代的结构设计中,对于框架梁还有另一种观点,即需要参与抗震的梁。现目前,纯框架结构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而越来越少见,而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主要则是参与抗震的梁应用得越来越多。现目前修建的框架梁,由于为了增强抗震能力,大多都进行了特殊的加固处理,以此来达到抗震需求。但是,现目前对框架梁的抗震处理,大多还是通过对框架梁内部结构的处理,即增加钢筋来实现的,这种结构虽然也能提高框架梁的强度,看似能够提高抗震能力,但是,对于地震而言,其晃动的幅度较大时,还容易引起框架梁的摆动,而造成框架梁与两端的梁连接处断裂,而不是框架梁自身断裂,而这是仅仅通过增加框架梁自身强度却无法克服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框架梁存在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框架梁碳纤维抗震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框架梁碳纤维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框架梁上端面的若干块连接箍板,所述的连接箍板横向并排设置,相邻的两块连接箍板的间距为30~50cm;在所述框架梁的下部安装有U型碳纤维箍片,所述U型碳纤维箍片的厚度为3~5cm,在所述U型碳纤维箍片顶部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根压条,所述的压条沿框架梁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的压条均为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的压条上端面与螺栓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框架梁后与连接箍板固定;所述压条的侧面分别通过射钉固定在框架梁的侧面上。
优化地,所述的压条与框架梁之间还设有灌胶层,所述灌胶层的厚度为0.5~1.5cm。通过所述灌胶层可以增强压条与框架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操作也较为简便。
优化地,在所述U型碳纤维箍片底部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半径为2cm的圆弧倒角。这里设置圆弧倒角的目的在于使得U型碳纤维箍片底部更加圆滑,避免与其他设备发生磨损,有利于保护部件的使用安全。
优化地,相对于每一块连接箍板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块U型碳纤维箍片,所述的U型碳纤维箍片的宽度均为90cm,相邻两块U型碳纤维箍片之间的间距为40cm。本实用新型中对连接箍板和U型碳纤维箍片采用了一一配对的结构形式,目的在于安装更加简便,不易出现遗漏,当然,根据需求的不同,也可以灵活配置。
优化地,在所述连接箍板与框架梁之间还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由弹性橡胶制得。通过所述垫板可以减小连接箍板与框架梁之间的磨损,特别是在安装过程中的磨损,从而延长连接箍板的使用寿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梁加固结构通过U型碳纤维箍片对框架梁的底部进行包围式加固,增强了框架梁的整体性,而在框架梁的上部通过连接箍板和螺栓的夹持作用使得框架梁上部的更加紧凑,一方面可以避免断裂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能加强框架梁与两端的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框架梁的抗震能力。
2、施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加固结构的用料可采取预制成型的方式,在施工时只需进行连接处理即可,施工难度较小,这样不仅省力,而且对于施工质量也更容易把握,控制精度也相对容易。
3、耐久性较好,有利于延长框架梁的使用寿命,而且有利于延长建筑体的维护保养间隔,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框架梁碳纤维抗震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框架梁,2—连接箍板,3—U型碳纤维箍片,4—压条,5—螺栓,6—射钉,7—灌胶层,8—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权,未经徐永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1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雨公交站台
- 下一篇:建筑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