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光激光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2820.X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0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涛;王勇;王斌;何海强;殷大朋;王海卫;刘玉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长理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光 激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光激光笔,属于一种具有照明效果的白光激光笔。
背景技术
激光笔就是由激光模组(发光ld二极管)加工而成,便携、易握的笔型发射器。常见的激光笔有红光、绿光、蓝光等。
红光和蓝光激光笔相比于绿光激光笔更容易做,市场上有现成的红光、蓝光半导体二极管,技术成熟。绿光由于没有现成的绿光半导体二极管,绿光激光笔的结构更复杂,光的稳定性相对差。白光激光的产生通常需要红光、蓝光、绿光三色激光的混合。
激光一直有广泛的应用,近来更被汽车厂商用于车灯照明,如宝马和奥迪都生产出了激光车大灯。充分利用了激光技术的高度集成性、高亮度、低能耗、穿透力强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光激光笔,其能广泛的应用于户外探险、野外照明、娱乐等场合中,是一种结构简单、产生白光容易、体积小巧、对人眼无伤害的白光激光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白光激光笔,其特征在于:玻璃窗片固定连接在转换器外壳内部的前端,玻璃窗片的后端布置光杯;镜片固定座布置在光杯的后端,镜片固定连接在镜片固定座的前端,镜片涂覆有YAG: Ce3+黄色荧光粉,二维光栅片固定连接在镜片固定座的后端,玻璃窗片、镜片和二维光栅片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前端为准直镜,激光模组、电路板和电池从前至后依次布置在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内部,电源开关位于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的筒壁上,激光模组中的LD二极管负极线与电路板相连,正极线与电源开关相连,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后端通过蓝光激光发射器后盖密封,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前端通过螺纹与转换器外壳后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能广泛的应用于户外探险、野外照明、娱乐等场合中,是一种结构简单、产生白光容易、体积小巧、对人眼无伤害的白光激光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白光激光笔,其特征在于:玻璃窗片1固定连接在转换器外壳2内部的前端,玻璃窗片1的后端布置光杯6;镜片固定座8布置在光杯6的后端,镜片7固定连接在镜片固定座8的前端,镜片7涂覆有YAG: Ce3+黄色荧光粉,二维光栅片9固定连接在镜片固定座8的后端,玻璃窗片1、镜片7和二维光栅片9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4前端为准直镜10,激光模组11、电路板12和电池13从前至后依次布置在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4内部,电源开关3位于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4的筒壁上,激光模组11中的LD二极管负极线与电路板12相连,正极线与电源开关3相连,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4后端通过蓝光激光发射器后盖5密封,蓝光激光发射器筒身4前端通过螺纹与转换器外壳2后端固定连接。
激光模组11中的LD二极管负极线与电路板12相连,正极线与电源开关3相连,这样LD负极到电路板12到电池13再到电源开关3最后回到LD正极形成回路。准直镜10、激光模组11及前边的转换器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激光模组11及其前端的准直镜10与前边的转换器中的二维光栅片9保持三到四厘米的距离,以免相碰或距离太近而影响效果。
白光激光不通过合光产生,它只以蓝光为光源,黄色荧光粉为介质,通过445nm蓝色激光和YAG: Ce3+黄色荧光粉的相互作用产生。当YAG: Ce3+黄色荧光粉的被激发波长与445nm蓝色激光的波长相匹配时,就会有部分的蓝光被荧光粉吸收而产生黄光,所产生的黄光与另一部分未被吸收的蓝光混合,就可以得到白光。且这种白光是发散的,明亮的同时对眼睛更加友好。
445nm蓝光的激光模组11通电后发出的矩形发散蓝色激光,通过准直镜10后,能垂直入射到在镜片固定座8上的二维光栅片9,一束激光光就会变成多束成矩阵或圆弧形状的均匀发散光斑。发散光斑入射到同样固定在镜片固定座8上的涂覆YAG: Ce3+黄色荧光粉的镜片7后,蓝色激光就转换成了白色激光。
白光激光笔中蓝色激光不直接照射到YAG: Ce3+黄色荧光粉上,而选择先通过二维光栅片9,是由于这样可有效防止因激光光斑的功率密度过大导致YAG: Ce3+黄色荧光粉发生淬灭效应或饱和效应。且通过二维光栅片9后的发散光斑可有效提高荧光粉的转换效率,实验表明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在荧光粉涂层表面形成的激发光斑的功率密度越低,则荧光粉的转换效率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长理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长理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2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光导光电互补照明取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