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升空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2951.8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6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运富;梁亨;梁仲;曾耀;梁艺馨;梁枭;吴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运富 |
主分类号: | B64D35/00 | 分类号: | B64D35/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升空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将物体或人提升至空中的推进器。
背景技术
将物体或人送到空中的推进器有直升飞机、火箭助推器等,以直升飞机为例,直升飞机升上天空需通过巨大的主旋翼实现,直升飞机驾驶员通过自动倾斜器来改变主旋翼的迎角,使进直升机获得升力,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按主旋翼螺旋桨扫掠过的面积计算,直升飞机每平方米获得的升力一般只能达到100~200公斤,而又由于直升飞机具有较大的机身长度和主旋翼旋转后掠过的面积,使其无法在较小的空间行走或悬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升空推进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推进器无法在狭小空间行走、悬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离心式升空推进器,包括一个上大下小、上端开口的半开式圆锥状的壳体风叶,所述壳体风叶下端设有一根竖轴,所述竖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一个伞形转盘的内孔并伸出该内孔,所述伞形转盘上部为圆锥体,其下部为圆管,所述伞形转盘的圆管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一个伞形固定盘的内孔并伸出该内孔,所述伞形固定盘上部为圆锥体,其下部为圆管,所述伞形固定盘的圆锥体的下部边缘设有圆形档圈;所述伞形固定盘下部的圆管外侧设有一个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伞形转盘的下部圆管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一个调向齿轮啮合;所述竖轴的下部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以上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方案可以是:所述伞形转盘与所述伞形固定盘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竖轴与所述伞形转盘之间设有间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动机带动数个固定在推进器上的齿轮转动,使推进器可以获得较大的升力,据估算,每平方米向上的推力可达1000公斤以上;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体积和通过面积小,可以在较狭小的空间内行走、悬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
一种离心式升空推进器,如图1~2所示的离心式升空推进器,包括一个上大下小、上端开口的半开式圆锥状的壳体风叶2,壳体风叶2下端安装有一根圆柱状的竖轴7,竖轴7通过第一轴承3安装在一个伞形转盘1的内孔并伸出该内孔一段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3有二个,分别布置在竖轴7的上下端,竖轴7与伞形转盘1之间设有间隙15;伞形转盘1上部为圆锥体,其下部为圆管,伞形转盘1的圆管通过第二轴承6设置在一个伞形固定盘4的内孔并伸出该内孔,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6有二个,分别布置在伞形转盘1的圆管的外侧,伞形转盘1与伞形固定盘4之间设有间隙14,伞形固定盘4上部为圆锥体,其下部为圆管,伞形固定盘4的圆锥体的下部边缘设有圆形档圈5;伞形固定盘4下部的圆管外侧设有一个发动机8,发动机8的输出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3,伞形转盘1的下部圆管设有第三齿轮9,第三齿轮9与第一齿轮11通过一个调向齿轮10啮合;竖轴7的下部设有第四齿轮12,第四齿轮12与第二齿轮13啮合。
离心式升空推进器工作过程:发动机8启动后带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3转动,其中第二齿轮13通过设在竖轴7下端的第四齿轮12啮合后,使第四齿轮12,从而使壳体风叶2逆时针转动(俯视),第一齿轮11通过调向齿轮10使第三齿轮9顺时针转动(俯视),这样,壳体风叶2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气流从伞形转盘1的上表面飞出,这时,伞形转盘1的表面上方形成负压区;又由于竖轴7高速旋转,伞形转盘1与伞形固定盘4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被离心甩出,也形成负压区,伞形固定盘4下方的空气没有受到离心作用,仍保持正常的大气压,这样,本推进器上方的气压与伞形固定盘4下方的气压形成压差,整个推进器就会从下往上推进,因此,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就能控制推进器的上推力,也即能控制推进器的上升速度,同样道理,也能控制推进器在空中任意位置悬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运富,未经梁运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2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