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3840.9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贺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学林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06;H01F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新型 电感 处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电感处理结构,具体为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属于新能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追求越来越高,而太阳能又是人们用不完的能源,需要加以开采利用,光伏处理器是将太阳能进行储能的一种装置,而电感是将太阳能通过感应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稳定的磁场产生稳恒电流,不断变化的磁场或涨落产生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反过来使处于此磁场的导体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感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即当通过闭合回路的电流改变时,会出现电动势来抵抗电流的改变。光伏逆变器电感处理结构能够将大量的光能转变为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包括外壳、散热孔、引脚、接线端子、底座、屏蔽罩、磁帽、线圈、橡胶圈、隔板、磁芯、支架、底板和进气口;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接线端子,并且外壳侧壁设置散热孔;所述外壳内表面设置引脚且引脚顶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安装于底座底端,并且底座顶端安装与线圈紧密连接的橡胶圈;所述底座与屏蔽罩和支架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并且屏蔽罩一侧设置支架;所述屏蔽罩顶端设置进气口;所述支架内部设置线圈且线圈表面安装有隔板;所述线圈内部设置磁芯,并且磁芯顶端安装磁帽。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为梯形结构,并且外壳表面设置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引脚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多个引脚均匀分布于外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屏蔽罩为U形结构,并且底座嵌入屏蔽罩底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圆台形结构,并且底座两侧通过螺栓与支架底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磁芯为工字形结构,并且磁性表面设置的隔板将线圈分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光伏结构和逆变结构设置在一起,使用时节省了安装的多个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紧凑,而外壳内部设置的多个脚架固定电感处理结构,橡胶圈能够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避免了在安装时压力造成的压伤,并且起到了绝缘的作用,电感处理器内部设置安装有多个弹簧,弹簧也起到了保护磁芯的作用,磁芯表面设置的隔板能够将线圈隔开,隔开后的线圈在工作时能够产生多个感应电磁场,使其工作效率提高,屏蔽罩能够将电感器处理结外部的电流与磁场屏蔽掉,以防止干扰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感处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感处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散热孔,3、引脚,4、接线端子,5、底座,6、屏蔽罩,7、磁帽,8、线圈,9、橡胶圈,10、隔板,11、磁芯,12、支架,13、底板,14、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包括外壳1、散热孔2、引脚3、接线端子4、底座5、屏蔽罩6、磁帽7、线圈8、橡胶圈9、隔板10、磁芯11、支架12、底板13和进气口14;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接线端子4,并且外壳1侧壁设置散热孔2;所述外壳1内表面设置引脚3且引脚3顶端设置底板13;所述底板13安装于底座5底端,并且底座5顶端安装与线圈8紧密连接的橡胶圈9;所述底座5与屏蔽罩6和支架12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并且屏蔽罩6一侧设置支架12;所述屏蔽罩6顶端设置进气口14;所述支架1内部设置线圈8且线圈8表面安装有隔板10;所述线圈8内部设置磁芯11,并且磁芯11顶端安装磁帽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散热孔2为梯形结构,并且外壳1表面设置多个散热孔2;所述引脚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多个引脚3均匀分布于外壳1内部;所述屏蔽罩7为U形结构,并且底座5嵌入屏蔽罩7底端;所述底座5为圆台形结构,并且底座5两侧通过螺栓与支架12底端固定;所述磁芯11为工字形结构,并且磁芯11表面设置的隔板10将线圈8分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学林,未经贺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3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层隧道快速转发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干式变压器柜隔音消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