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微穿孔的微型扬声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4558.2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小微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穿孔 微型 扬声器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微穿孔的微型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和可穿戴设备等便携性电子设备,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对终端的音频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更好的音频性能,微型扬声器模组的结构多采用单体加封闭后腔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声学短路,提升低频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为平衡模组内外的气压,模组的后腔并不是完全物理意义上的密封,一般在外壳远离单体的部分打孔,通过泄漏孔达到气压平衡的目的。如公告号为CN 201563212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导气孔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平衡气压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低频灵敏度,但开孔较大,腔体已从声学意义上的闭箱设计变为开孔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方案失真高而很少采纳,存在产品实用性差的问题。
如说明书附图的图1所示,导气孔3本身的声学阻尼通常是不够的,因此会在导气孔3上粘贴阻尼网布4来增加阻尼,这样在声学意义上,腔体仍认为是密闭设计,但仍有气流流通,从而导通内外气压。在该结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导气孔3的位置、大小和网布选择,很大程度上依靠声学工程师的经验和实验进行调试,通过三者不同的组合改变声学阻抗以调整模组的声学性能,在研发中需要长时间的调试过程,而且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的精度、网布的均匀度和操作员手法等因素影响,导气孔的声阻抗值无法精确保证,导致导气孔阻抗一致性差,从而影响了最终的系统性能。再者,阻尼网布需要人工粘贴在导气孔上,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微型扬声器模组导气孔阻抗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导气孔阻抗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的具有微穿孔的微型扬声器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微穿孔的微型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外壳和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外壳与扬声器单体连接,扬声器外壳至少设有两个微穿导气孔。
优选地,微穿导气孔的孔径为Φ,0<Φ<0.2mm。
优选地,扬声器外壳的材质是塑料,微穿导气孔的深度为0.4-0.8mm。
优选地,扬声器外壳的材质是金属,微穿导气孔的深度为0.1-0.3mm。
穿孔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吸声处理中,其中微穿孔板可以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提供较高的吸声系数。基本的微穿孔结构是在薄板材料上穿以小于1毫米直径的微孔,薄板厚度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原理上是一种低声质量、高声阻的共振吸声结构。微穿孔本身的声学阻抗由微孔的孔径和薄板的厚度决定,可以精确计算或仿真。
微穿孔的声阻抗由以下经典计算公式得到:
上述公式中,p为空气密度,u为粘滞系数,w为声波在空气中的角频率,t为孔深度,d为孔径,p、u和w在空气中都是常量。
由以上公式可知,微穿导气孔的声阻抗仅由孔径大小、孔深度和孔的个数决定,和扬声器外壳的材料无关。
考虑到公式中声阻近似的和孔深度成正比,和孔径的平方成反比,在实际设计中缩小孔径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样就用计算或仿真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实验验证,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省去了现有产品结构中的阻尼网布等阻尼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小微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小微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4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