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连接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5588.5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毛方忠;吕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5;H01B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1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连接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连接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用电缆绝大部分采用铜导体,铜导体本身较重,而且成缆后柔软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狭窄的空间内方便敷设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结构的连接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连接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耐扭曲性能,以便在狭窄的空间内方便敷设,具有理想的阻燃性,以适应较高的防火等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用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合金丝束绞构成的导体,每根导体外包覆有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并排且间隔设置构成缆芯,缆芯包覆在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内衬层中,相邻的绝缘线芯之间的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内衬层设有扁形的通孔,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内衬层外包覆有陶瓷纤维隔热编织层,陶瓷纤维隔热编织层内侧设有间隔设置的抗拉耐扭曲带,所述的陶瓷纤维隔热编织层外依次包覆有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层、扁形的聚酯橡胶外护套层。
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拉扭曲带与通孔位置一一对应,抗拉耐扭曲带采用尼龙丝或芳纶丝编织成带状构成。
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拉扭曲带厚度一般为0.18 ~ 0.28mm,宽度不小于通孔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电缆成缆后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耐扭曲性能,以便在狭窄的空间内方便敷设,具有理想的阻燃性,以适应较高的防火等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汽车用连接电缆,包括多根合金丝束绞构成的导体1,每根导体1外包覆有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多根绝缘线芯并排且间隔设置构成缆芯,缆芯包覆在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内衬层3中,相邻的绝缘线芯之间的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内衬层3设有扁形的通孔4,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内衬层3外包覆有陶瓷纤维隔热编织层5,陶瓷纤维隔热编织层5内侧设有间隔设置的抗拉耐扭曲带6,陶瓷纤维隔热编织层5外依次包覆有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层6、扁形的聚酯橡胶外护套层7。
抗拉扭曲带6与通孔4位置一一对应,抗拉耐扭曲带6采用尼龙丝或芳纶丝编织成带状构成,可以极大提升电缆在敷设安装后使用过程中的抗拉耐扭曲性能。
抗拉扭曲带6厚度一般为0.18 ~ 0.28mm,宽度不小于通孔4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5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舰船用光电综合传输线缆
- 下一篇:一种可控屏蔽扁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