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水利用混凝土沟渠预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069.0 | 申请日: | 201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3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其勇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99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水利 混凝土 沟渠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水利用混凝土沟渠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沟渠均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或浆砌石支砌而成,沟渠的断面一般为梯形或矩形。现有的沟渠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一是施工时间长,需要的混凝土、砌石等材料的方量大,制作成本较高;二是施工时占用的场地面积大,需要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较大;三是由于梯形或矩形断面较过流相同的U型断面流速小,不利于水流动,沟渠易淤积,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四是无法机械化生产后组装,外观和施工质量无法统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机械化生产后组装、工期短、施工方便、质量保证、过流量大和结构稳定的农田水利用混凝土沟渠预制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田水利用混凝土沟渠预制构件,包括中间底板和左右对称的边墙,所述边墙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并且边墙的斜边底部设置有弧形过渡边面,边墙底部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卡槽,所述中间底板铺设在左右两个边墙底部之间,中间底板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弧形过渡底面,所述弧形过渡底面与两个边墙的弧形过渡边面拼接成完整的弧形面,中间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上凸起且与两个边墙底部的卡槽配合的插接凸台。
上述边墙独立成块,相邻两块边墙前后拼接,每块边墙的前后端面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拼接槽和与拼接槽相配合的拼接凸台。
上述边墙内部设置有减重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个边墙和中间底板连接后形成一个底部为圆弧形的过流断面,并且两边向外敞开,这样相对梯形、矩形断面来说,过流断面结构更稳定,加强了混凝土沟渠的抗倾倒和抗滑动性能,而且圆弧形的过流断面有利于水流动,不仅过流量大,且沟渠不易淤积。可以通过机械化模具进行加工生产,彻底改变了现场施工的传统模式,不仅缩短了工期,减少了临时施工道路的修建和恢复,降低了施工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影响,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边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边墙,2中间底板,3弧形过渡边面,4卡槽,5减重空腔,6拼接槽,7弧形过渡底面,8插接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田水利用混凝土沟渠预制构件,包括中间底板2和左右对称的边墙1,中间底板2和边墙1独立成块,均为预制混凝土件,可以通过机械化模具进行加工生产,生产好以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在施工现场将相邻两块边墙1前后拼接,中间底板2铺设在左右两个边墙1底部之间,组成完整的沟渠。
边墙1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并且边墙1的斜边底部设置有弧形过渡边面3,边墙1底部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卡槽4,中间底板2铺设在左右两个边墙1底部之间,中间底板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弧形过渡底面7,弧形过渡底面7与两个边墙1的弧形过渡边面3拼接成完整的弧形面。因此两个边墙1和中间底板2连接后形成一个底部为圆弧形的过流断面,并且上部两边向外敞开,这样相对梯形、矩形断面来说,过流断面结构更稳定,加强了混凝土沟渠的抗倾倒和抗滑动性能,而且圆弧形的过流断面有利于水流动,不仅过流量大,且沟渠不易淤积。
中间底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上凸起且与两个边墙1底部的卡槽4配合的插接凸台8。组装后,插接凸台8插入卡槽4内,可以提供一定的拉力,避免左右两个边墙1受水流撞击向两边张开,提高了工程质量,延长了沟渠的使用寿命。每块边墙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拼接槽6和与拼接槽6相配合的拼接凸台。前后相邻的两个边墙1通过拼接槽6和拼接凸台组合在一起。边墙1内部设置有减重空腔5,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田间沟渠不同的尺寸,设计中间底板2和边墙1的尺寸,扩大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其勇,未经刘其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夯实设备
- 下一篇:生态水工护坡用砌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