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投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287.4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4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云;张江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眩投光灯 | ||
1.防眩投光灯,包括安装架、面框、驱动电源和若干照明模块,所述面框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若干照明模块固定在面框内,所述驱动电源为若干照明模块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为防眩照明模块,其包括散热器、光源板、反射器和面罩,所述散热器设在光源板背面,所述反射器设在光源板正面,用以将光源的光反射出去,所述面罩罩住光源板和反射器并与散热器固定形成一模块整体,所述反射器包括若干中部反射腔体和对称设置在其两翼的若干左侧反射腔体与若干右侧反射腔体,所述反射腔体底部设有让光源穿过的通孔,所述若干中部反射腔体还包括若干中部内反射腔体和一个中部外侧反射腔体,所述中部内反射腔体是由底板、横向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以及竖向的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围合构成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倾斜固定在底板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对称固定在底板上且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一反射面或第二反射面在腔体底部的投影覆盖该腔体底部的光源通孔,所述中部外侧反射腔体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的第五反射面、横向外侧反射面以及竖向的第六反射面和第七反射面围合构成的,所述第五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面平行,所述外侧反射面位于第五反射面倾斜朝向侧且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六反射面和第七反射面对称且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五反射面在腔体底部的投影覆盖该腔体底部的光源通孔,所述左侧反射腔体由底板和与之固定的前侧反射面、后侧反射面、左侧反射面和右侧反射面围合组成,所述前侧反射面、后侧反射面和左侧反射面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大于90°,所述右侧反射面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小于90°且其在反射腔体底部的投影覆盖该腔体底部的光源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五反射面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在55°至75°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面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在105°至12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五反射面的下端为一凹的弧形部,第二反射面的下端为一凸的弧形部,用于更好将光源的光反射出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反射腔体的右侧反射面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在45°至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反射腔体的右侧反射面的下端为一凹的弧形部,用于更好将光源的光反射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反射腔体的左侧反射面与腔体底部的夹角在140°至16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反射腔体的左侧反射面的下端为一凹的弧形部,用于更好将光源的光反射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转动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若干防眩照明模块平行的转动固定在面框内,相邻的防眩照明模块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包括上面框、下面框和两个侧面框,所述若干防眩照明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转接件与两个侧面框转动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防眩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防眩照明模块朝同一方向照射或朝不同方向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2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可卸式LED玻璃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