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挂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26340.0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邱庆霖;李俊;陈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博佳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67/00;E05B67/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挂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挂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挂锁通常包括锁体、锁芯、锁杆和钥匙,锁芯限位安装于锁体中,锁心上同时设置钥匙孔和弹子孔,弹子孔与设置在锁体上的让位孔对应,每一弹子孔中安装一个弹簧和两个高度不同的弹子。插入正确钥匙后,由于齿位高低不同,两弹子便被顶上了不同的高度,此时所有孔内的两颗弹子的分界与锁心的圆周等高,锁芯可以在锁体里转动,实现开锁。
然而,传统挂锁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一,钥匙携带不方便,挂锁越多,所需携带的钥匙越多;二,开锁后容易将钥匙留在锁上造成安全隐患,也容易忘带钥匙而无法开锁;三,钥匙易于复制,使用较为不安全;四,锁心及钥匙易于磨损、生锈,导致挂锁使用寿命不长。
为解决所述问题,现有技术出现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英国研制的磁性锁,奥地利设计的磁性编码锁,日本发明的带有磁盘旋转机构的磁性锁。八十年代后陆续研制出电子卡片锁、电子遥控锁、光控锁、声控锁、指纹锁、安全报警锁等。然而所述不同的挂锁依然存在不同的缺陷:有些使用寿命非常有限;有些使用环境不广阔,只能应用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些造价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挂锁,以提高挂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锁杆、传动杆、电机和指令控制电路;锁杆一端活动安装在锁体中,锁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储能弹簧,锁杆另一端设置限位槽;传动杆活动安装在锁体中,传动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复位弹簧,传动杆一端与锁杆限位槽配合实现开锁与上锁;电机安装在锁体中,电机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指令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并控制电机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转子和限位开关;转子安装在电机转轴上,电机通过转子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转子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安装在锁体中的限位开关接触,限位开关与指令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限位凸起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凸起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转子设置定位柱,定位柱偏离转子转轴设置,为偏心定位柱;传动杆另一端设置限位凹槽,偏心定位柱伸入限位凹槽中。
进一步,定位柱设置为圆柱形,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定位柱设置为椭圆柱形,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锁杆限位槽上侧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对应设置楔形面,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插入锁杆限位槽实现上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脱离锁杆限位槽实现开锁。
进一步,指令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指纹输入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处理器输入端分别与指纹输入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连接,处理器输出端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在锁体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在锁体上设置语音输出装置,语音输出装置与处理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上锁时,外力作用于锁杆上,锁杆位移,传动杆一端插入锁杆限位槽中上锁。开锁时,指令控制电路得到开锁指令,开锁指令可以为指纹信息、密码信息或者红外信息等,指令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传动杆一端脱离锁杆限位槽,实现开锁,锁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弹起,开锁后,传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以便借助外力上锁。
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借助钥匙即可实现开锁和上锁,解决钥匙携带不方便,开锁后容易将钥匙留在锁上,忘带钥匙而无法开锁,钥匙易于复制等问题,可以提高挂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开关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体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指纹开锁流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密码开锁流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指纹密码双重认证开锁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输入管理员指纹流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删除指纹或密码流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添加多名管理员指纹或密码流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添加用户指纹或密码方式一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博佳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博佳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26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